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

ID:67759522

大小:21.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9-20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_第1页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_第2页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_第3页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_第4页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_第5页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_第6页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_第7页
资源描述:

《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摘要】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创建互动探究的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关键词】学生;心灵;探究又是一堂语文课。课题:《挑花源记》前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疏通字义,疑难字词师生共同解决。接下来的10分钟:阅读讨论――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在当时可能存在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其用意是什么?(先分小组进行,后选代表发言。)后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究其内容和写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师生随意交流。请看―

2、―生1:课文说桃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又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而故事发生的时代是“晋太元中”,从秦到晋相隔了几个朝代,桃源人的衣着怎么也同外面人一样?这岂不是前后矛盾了吗?师:是作者一时糊涂,还是有意这样写?生2:我看是糊涂了。第7页共7页生3:我看是有意的,作者正是用这看似矛盾的语言暗示桃源是虚构的。生4:“落英”一词课文解释为“坠落的花瓣”,我觉得写落花与“芳草鲜美”这样的气氛不协调。生5:确实不协调。我看过一些资料,说“落英”应该解释为“鲜花”。老师,你怎么看?师:“你们提的问题很好,老师还

3、没有考虑过,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好吗?生6:文中写“刘子骥”有什么用?我看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师:大家看看,“刘子骥”是什么人。生7:是作者同时代的人。桃花源明明是作者虚构的,干吗扯上他?生8:可能是为了表明故事的真实性吧。生9:又虚构又真实,看来作者又糊涂了。(许多学生点头。)师:不,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本文以记实的手法写虚构的故事,给人亦真亦假、虚实相间的感觉。(生一片“啊”声。)生10:我不赞同老师的说法,真就真,假就假,干吗弄假成真!师:(出乎预料)你的看法很新奇。生11:渔人辞别桃源时,村人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可等出了桃源“

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我看渔人一点诚信也没有,难怪后来“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真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师:作者写“不复得路”只是为了告诉我们不诚信就有恶报吗?第7页共7页生12:我看有一点。当然,也是为了暗示桃源并不存在。生13:一千多年前的陶渊明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这样的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有,但我们今天就幸福地生活在这么一个社会里。生14:是呀,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师:同学们都知道,为了造就这么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不知多少先辈抛头颅、洒热

5、血!我们应该沿着先辈的足迹前进,好好学习,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生15:文中说“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我看现在这样淳朴的民风真难找。人们常说“人心隔肚皮”,所以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你防着我,我防着你。生16:未必吧?生15:不信?现在社会上坑蒙拐骗的事多着呢!师:现在社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有,专打别人主意的人有,但这不是主流。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人间乐土!……第7页共7页以上是《桃花源记》教与学过程。自始至终“探究”贯穿整个课堂,这个“探究”由表及里,由深入浅。教师只是给学生搭起了一个“探究”的平台,学生自主

6、学习,互动探究,时刻置身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学生探究的心灵是自由的。我想,只要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学生就能在语文的世界里拥抱到蓝天碧海!那么,如何放飞学生探究的心灵?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俗话说“观念新,样样新;观念变,样样变”。现在,新课标已经出台,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来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那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7、。我们要根据新理念来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创建互动探究的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其次,重新定位教师角色。从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来看,现代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指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兴趣、探究知识、展显自我舞台的主持人;是课程的建构者、创造者、开发者、建设者,是学生遨游太

8、空的领航员。第7页共7页第三,要相信学生。常听到有的教师抱怨“我教的学生还接受不了,叫他自己探,怎么可能?自己明明讲得清清楚楚,他却迷迷糊糊;明明再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