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2

高二生物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2

ID:6777191

大小:1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5

高二生物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2_第1页
高二生物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2_第2页
高二生物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测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高考资源网实验3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一、选择题1.下面是弗来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培养液使细菌的增殖停止。结论:下面几项最适合作为该实验假设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青霉菌

2、产生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D.青霉菌能产生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2.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A.固体培养基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活的鸡胚D.无菌的牛肉汤3.以下关于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产甲烷杆菌属厌氧呼吸,但氧的存在不影响其生存B.链球菌进行厌氧呼吸,不能接触空气C.黄色短杆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产生谷氨酸D.谷氨酸棒培育杆菌是厌氧呼吸4.可以使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发生不可逆破坏的环境加素是A.高温B.营养成分的变化C.氧含量D.温度、pH、氧的共同作用5.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

3、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6.下列有关味精生产的一些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B.培养基是含有五种营养成分的合成培养基C.在发酵中要控制的只是温度、pH、通气量D.味精是谷氨酸经Na2CO3中和后,

4、再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而成7.菌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细菌有鞭毛B.细菌能运动C.培养基有琼脂D.子细胞成为群体8.在接种操作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B.取下棉塞后要将试管口灼烧灭菌C.将接种环伸入试管内,先接触长菌多的部位D.接种后还要将管口灭菌加塞9.高压蒸气灭菌的原理是A.高压使细菌DNA变性B.高压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C.高温烫死细菌D.高温使细菌DNA变性103eud教育网http://www.3edu.net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htt

5、p://www.3edu.net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某种细菌每30分钟分裂一次,开始接种时为3个细胞,在对数生长期培养5个小时后,问此时有多少细胞?A.15B.48C.1024D.3072二、非选择题11.(10分)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菌混在一起。该同学设计下面的实验,分离得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1)实验原理: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能在无氮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而酵母菌则不能;青霉素不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而会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2)材料

6、用具:(略)(3)主要步骤: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培养基,另一种是培养基,将两种培养基各自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适宜条件培养了3—4天。③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并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3—4天。(4)请同答:①将题中的空处填充完整:培养基和培养基。②本实验中,根据上述原理配制的培养基的类型属于培养基。③根据所需目的配制上述培养基时除营养要协调外还应注意。④实验步骤中第③步的目的是。⑤圆褐固氮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为

7、。⑥青霉素抑制圆褐固氮菌的生长繁殖,其作用机理是破坏或抑制其细胞壁的形成。请据此推测不影响酵母菌等真菌生长繁殖的原因是。12.(7分)为了研究细菌对青霉素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1取培养皿A若干(A1、A2、A3……),加人普通细菌培养基;取培养皿B若干(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细菌培养基。步骤2将适量细菌培养液涂抹在培养皿A1的培养基表面,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菌菌落。步骤3用灭菌后的丝绒包上棉花制成的一枚“印章”,在A1上轻轻盖一下,

8、再在B1上轻轻盖一下,这样A1中的细胞就按一定的位置准确的“复制”到了B1之中。将B1培养一段时间后,B1中一定部位出现了少量菌落。步骤4根据B1中菌落出现的方位,将A1中对应位置的菌落取出,均匀涂抹在A2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表面又会出现许多菌落。反复重复步骤3、4,在B2、B3……中保留下来的菌落越来越多。直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都保留下来,都具有对青霉素的抗药性。(1)普通培养基中的营养要素物质有。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