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ID:6777669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5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_第1页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_第2页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_第3页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_第4页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第1-3章1、举例说明病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答:病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1)引起疾病:没有致病因素就会发生疾病。例如,没有白喉杆菌就不会引起白喉;(2)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例如,白喉杆菌决定所患疾病是白喉,而不是结核病或乙型脑炎。条件是在病因存在的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例如,结核病的病因是结核杆菌,但多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发生,所以营养不良是结核病的条件。2、简述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及认识脑死亡的意义。答: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是:(1)不可逆的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2

2、)自主呼吸停止;(3)颅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流停止。认识脑死亡的意义:(1)充分利用死体材料,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2)节省人力物力;(3)伦理的许可,对死者的尊重。3、试分析肺动脉栓塞的途径及后果。答:肺动脉栓塞的后果取决于栓子的数量及栓子的大小:(1)栓子大多来自下肢深静脉,栓子较大,栓塞于肺动脉主干,引起猝死;猝死机制: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2)栓子较小、数量少,栓塞少数肺动脉小分支,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因为肺组织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供;(3)栓子小,但数量多,栓塞与多数

3、肺动脉分支,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者猝死;因为栓塞与多数分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大,引起支气管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兴奋,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呼吸阻力。4、试分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答:血栓形成的条件:(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从多方面启动凝血系统:①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Ⅲ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③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血小板易于粘附集聚,释放血小板因子;(2)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正常血流分层流,血小板在轴流中,不易附壁;当血流缓慢及产生涡流时,血小板易于附

4、壁,促进血栓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液中含有较多凝血因子,如分娩或大手术后。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1)有利方面:阻止出血,如溃疡及结核病出血。(2)不利方面:①阻塞血管,阻塞动脉引起缺血,阻塞静脉引起淤血;②血栓脱落引起栓塞,③心瓣膜血栓形成引起瓣膜变形;④微循环内广泛血栓形成引起广泛出血。5、试分析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及其微循环变化对机体的影响。答: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机制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加→全身微动脉痉挛、微静脉收缩不明显,故此引起“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对机体的影响

5、主要表现为具有代偿意义。⑴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①机体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加→全身微动脉痉挛→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②全身微动脉痉挛、微静脉收缩不明显,使储备在静脉内的血液回流,相当于“自身输血”作用,组织内液体回流,相当于“自身输液”作用;⑵保证心脑血供应:休克早期,腹腔内脏、皮肤、骨骼肌和肾等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显著减少,而心脑血管不收缩,血流量基本正常,加之此时动脉血压变化不明显,所以在全身循环血量减少的情况下,有利于有限保证重要器官如心脑的血液供应。不利影响主要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6、试分析严

6、重腹泻患者可能出现哪些类型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病分析产生的原因。患者应做哪些必要的检查?答:严重腹泻患者可能发生:⑴等渗性脱水,因为肠液中Na+是主要的阳离子,小肠液、胰液、胆汁又是等渗体液,严重腹泻引起等渗体液大量丢失,发生等渗性脱水。但由于腹泻后只补充水份而没补充钠盐,可从等渗性脱水转变为低渗性脱水;⑵低钾血症,因为钾在消化道吸收,消化液钾含量均高于或和血浆钾相近,腹泻造成钾从肠道丢失过多,严重腹泻使细胞外液大量丢失,血容量下降,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排钾增多,即从肾丢失钾。该患者应做血清钠和血清钾的化验检查,以取得

7、判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客观依据。作业2第4-6章1、试分析剧烈呕吐易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发生机制。答:剧烈呕吐常引起代谢性碱中毒。这是因为:①失H+:呕吐使胃液中大量H+丢失,肠腔中HCO3-得不到足够的H+中和而被回吸收入血;②低K+:胃液中K+的丢失使血钾降低,此时细胞内K+外移,细胞外H+内移,使细胞外液[H+]降低,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泌K+减少,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多;③低CL-:胃液中CL-的丢失使血[CL-]降低,造成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加,引起低氯性碱中毒;④细胞外液

8、容量减少:剧烈呕吐可造成脱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进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泌H+、泌K+,加强HCO3-重吸收。以上机制共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2、内源性致热源是如何产生的?简述其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答:内源性致热源是由产内生致热源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激活下产生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