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ID:6778621

大小:33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5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_第1页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_第2页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_第3页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_第4页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5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化学会2005年国初化竞试题(2005年9月11日9︰00-12︰00共计3小时)题号12345678910总计满分9121068138121210100得分评卷人l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l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l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l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H1.008相对原子质量He4.003Li6.941Be9.01

2、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

3、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223]Ra[226]Ac-LrRfDbSgBhHsMt第第题(9分)1.(2分)2.<AtI是极性分子(1.5分)3.>形成X3-离子的能力I3->Br3->Cl3-(1.5分)4.AtI+2I2+5Ag++3H2O=5AgI+AtO3-+6H

4、+(2分,把I2改为I3-也可,但仍应配平)AtO3-与Pb(IO3)2共沉淀(1分)。5.>AtCH2COOH分子中的砹的吸电子效应比ICH2COOH中的碘小(1分)题(9分)用α粒子撞击铋-209合成了砹-211。所得样品中砹-211的浓度<10-8mol/L,砹-211同位素半衰期较长,足以用它来研究砹的化学性质。1.写出合成砹的核反应方程式。2.已知室温下用CCl4萃取I2的分配系数为cI2(CCl4)/cI2(H2O)=84,预计用CCl4萃取AtI的分配系数cAtI(CCl4)/cAtI(H2O)84(填>,<或=);理由是。3.已知I2+I-I3-的平衡常数K=800

5、,可推断AtI+I-AtI2-的平衡常数K800(填>,<或=);依据是。4.在AtI中加入I2和I-的混合溶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所得沉淀中只有AgI而没有共沉淀的AgAt(如果有AgAt,必然会被共沉淀),然而在上述产物中加入Pb(IO3)2却发现有砹的共沉淀。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实验现象。5.已知室温下ICH2COOH的pKa=3.12,由此可推断AtCH2COOH的pKa3.12(填>,<或=);理由是。中学综合学科网第8页(共8页)http://zhxk.net第第题(12分)1.input:输入hot:热(端)cold:冷(端)heatflow:热流I:电

6、流强度n:n型半导体p:p型半导体i+:正电流(各0.25分)向热电材料构成的半导体的n-p结的远端输入外电流,半导体发生空穴导电,电流流经n-p结时发生复合,外电流输入的能量转化为热流,使n-p结的温度越来越低,而其远端的温度越来越高,即有类似冰箱制冷的效应。(4分)2.化学式:LaFe4Sb12(2分)(写La2Fe8Sb24扣1分)铁的氧化态:9/4=2.25(1分)晶胞里有2个La原子(处于晶胞的顶角和体心);有8个Fe原子(处于锑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锑八面体是共顶角相连的,平均每个八面体有6/2=3个锑原子,晶胞中共有8个八面体,8×3=24个锑原子;即:La2Fe8S

7、b24。(3分,其他合理过程也可)题(12分)为纪念1905年爱因斯坦连续发表6篇论文导致物理学大变革100周年,今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本题涉及的“热电效应”机理也是爱因斯坦首先阐释的,即他提出的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振荡器”的独立振荡原子与温度关系的模型。1.左上图是热电效应之一的图解。给出图中所有英文单词(或词组)及物理学符号的意义,并为此图写一篇不超过200字(包括标点符号等)的说明文。2.右上图是化学家合成的能实现热电效应的一种晶体的晶胞模型。图中的大原子是稀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