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

ID:67829274

大小:20.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9-22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_第1页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_第2页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_第3页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_第4页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_第5页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_第6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人文关怀从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表现入手,分析讨论了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形成的原因,从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高校毕业生情商教育和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人文关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焦躁情绪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感到焦虑、自卑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4.8%、17.8%,这严重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因此,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焦躁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

2、怀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一、高校毕业生焦躁情绪的表现1.焦虑、忧郁心理自主择业政策以来,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便越大。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同学因自己是女生而怕求职困难,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而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2.自卑心理第6页共6页自卑感强的同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有的在择业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也不敢说“行”,总是说,“试试看”,显得很没自信;有的同学因为自

3、己是贫困生而自卑,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产生孤独感、失去归属感,渐渐加重内心的自卑感。在面临就业时,没有了一定的交往能力和健全的人格,畏首畏尾,语无伦次,从而产生恐惧。3.冷漠敌对心理有些同学因考研失败,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情绪冷漠,对他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热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对毕业后的前途感到无望,加上自己学习成绩又不好,烦躁易怒,有想摔坏东西的冲动,甚至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打架斗殴,以发泄心中不悦。有的因看到周围同学有签约好单位、有考上研的、有考上公务员的等产生妒忌敌对心理,同学关系紧张,于是对周围环境充

4、满敌意,不信任别人。4.盲从心理他们缺乏个人主见,盲从心理较为普遍。于是,社会上有崇尚美貌之苗头,毕业生们就赶紧“下血本”去整容、去塑身、去买名牌服饰包装外表;社会上有推崇实践经验之趋势,毕业生们就立即“花心思”去“扩容”简历,结果一个班上冒出了大半个班的班干部,一个大学生短短四年居然有十几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二、焦躁情绪的原因分析1.客观原因第6页共6页(1)社会因素。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现在很多毕业生感到找工作难,尤其是家庭贫困的毕业生,承受的压力更大。此

5、外,毕业生就业机制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就业公正性不够等,也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上的误区。再者,现在很多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学校因素。一方面,高校教学结构不合理,只注重专业知识、轻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致使大学生毕业在即,只有满脑的理论知识,而思想上、能力上都没有作好准备,承受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变化;另一方面,高校虽然意识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关于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依然相对欠缺,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就业心理辅导体系。(3)家

6、庭因素。每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业有成,甚至飞黄腾达,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对子女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毕业生希望找到一个稳定而又高收入的工作来回报父母的迫切愿望。对于学生自己,他们背负着社会、家庭的期望,迫切需要进入社会,体现自我价值,对社会有所作为,他们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在这双重压力的作用下,极易使得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产生悲观和焦躁的心理。2.主观原因第6页共6页(1)心理发展不健全。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时期。他们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健全,往往会产生种种矛盾。(2)自身

7、素质不强。很多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不强,由于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他们经受不起困难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三、如何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1.社会方面(1)社会创造优良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就业。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大问题,全社会都应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2)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要

8、建立健全就业机制,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2.学校方面(1)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