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骨髓炎病理知识

解释骨髓炎病理知识

ID:6783281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5

解释骨髓炎病理知识_第1页
解释骨髓炎病理知识_第2页
资源描述:

《解释骨髓炎病理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解释骨髓炎病理知识  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病,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单纯的骨髓发炎,有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骨髓炎、粉碎性骨髓炎,多孔性骨髓炎。  河北中医骨病医院谢主任介绍——常见的骨髓炎如下几类:  一、化脓性骨髓炎  化脓性骨髓炎的形成:是由于外伤,经络受损于骨骼日久而成,里面的骨质坏死后,通过肌肉穿孔,脓水不断流出。  二、硬化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又名Garr骨髓炎。局部常有疼痛及皮肤温度高,很少有红肿,更罕有穿破的,骨组织内有多个小脓肿张力很高。本病多发生在长管状骨骨干,以胫骨为好发部位,多次发作后可以摸到骨干增粗。  三、创伤性骨髓炎  创伤性骨髓炎最常见原因是开放性骨

2、拆术后感染,其次为骨折切开复位或其它骨关节手术后出现感染。可为急性或慢性,病变都在骨折端附近。急性期的感染,以髓腔内感染最为严重,有高热、战等毒血症状,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似;另为骨折附近皮肤坏死感染,使失去供血的骨折段暴露于空气中干燥坏死,病程转入慢性,往往还伴有感染性骨不连或骨缺损。  四、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转入慢性阶段的原因:1、急性感染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演变成慢性骨髓炎;2、系低毒性细菌感染,在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  五、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其形成外感毒邪、乘虚入里,气血失调而形成;本病的致病菌系经过血源性播散,先有身体其它部

3、位的感染性病灶,一般位于皮肤或粘膜处,如疖、痈、扁桃体和中耳炎。原发病灶处理不当或机体抗力下降,都可诱发细菌进入血循环成为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菌栓进入骨营养动脉后往往受阻于长骨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内,原因是此处血流动缓慢容易使细菌停滞。  患此病后,轻者发热,局部红肿,疼痛难忍,重者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和窦道,经久不愈,导致终身致残或危及身命。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组织经常有脓水派出,往往反复发作或多年不愈。化脓性骨髓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起病急聚,突然恶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烦躁不安。患肢持续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制,进而形成深部脓肿。脓肿自行穿破或排脓后,切口经久不愈形成“瘘管”。时

4、间持续后逐渐变成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急性骨髓炎转变而来。由于病变部位存在死骨和死腔,创口内经常流脓,有时小死骨片从瘘道口排出。急性发作时,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创口内脓液增多。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经久不愈的瘘孔,由于脓汁的刺激,瘘孔周围的组织会发生变质,容易癌变。  癌变前的症状主要有:  一、瘘口分泌物增多,恶臭;  二、创面糜烂,增大,无收口的现象;  三、肉牙呈火山状,容易出血;  四、肉芽附着白色的分泌物,红白间隔成菜花形状;  五、疼痛时难以忍受的症状。对慢性骨髓炎的长期瘘道不愈,应防止癌变,及时做出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