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23716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23716

ID:6790548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5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23716_第1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23716_第2页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237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急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一种折旧方法。年折旧额=(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乘以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除以12甲公司一楼房原价24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百分之二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年折旧率=(1—2%)/4*%100=24.5%年折旧额=2

2、400000*24.5%=588000(元)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指按照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预计可完成的总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方法。起计算公式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该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例如甲公司一辆运输卡车,原价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5%预计总工作量50万公里单位工作量折旧额=80000*(1—5%)/500000=0.125(元/公里)本月折旧额=4000*0.125=608(元)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是将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

3、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为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的年数分母为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上例中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1)第一年折旧率=4/(1+2+3+4)*100=40%折旧额=2400000*(1—2%)*40%=940800(元)(2)第二年折旧率=3/(1+2+3+4)*100%=30%折旧额=2400000*(1—2%)*30%=705600(元

4、)(3)第三年折旧率=2/(1+2+3+4)*100%=20%折旧额=2400000*(1—2%)*20%=470400(元)第四年折旧率=1/(1+2+3+4)*100%=10%折旧额=2400000*(1—2%)*10%=235200(元)4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需要分两部分进行。具体如下:(1)使用寿命最后两以前各年,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

5、0%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月折旧率“其中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初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的折旧额累计数(2)使用寿命最后两年内,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采用平均年限法。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所以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倒数第二年的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承接上例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1)最后两年以前个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6、=2/4*100%=50%第一年折旧额=2400000*50%=120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2400000—1200000)*50%=600000(元)(2)最后两年采用直线法:预计净残值=2400000*2%=48000(元)第三年.第四年折旧额=【(2400000—1200000—600000)—48000】/2=276000(元)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加快折旧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估计使用年限内加快的到补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