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

ID:6793347

大小:1.36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1-25

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有图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全套CAD图纸,联系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一、零件材料的分析08F钢强度、硬度很低,而塑性、韧性极高,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和焊接性,正火后切削加工性尚可,退火后导磁率较高,剩磁较少,但淬透性、淬硬性极低。二、零件的结构分析该零件结构简单,尺寸没有公差要求,尺寸均为自由公差,外形对称。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是钢料,该零件形状的基本特征是一般的有凹圆的圆筒形件,为圆筒形件底部有一个Φ10孔,内部圆周直径为Φ28,尺寸均为自由公差,因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所以将内部直

2、径改为Φ28+00.3。高度10+00.2为IT11-IT12级精度。主要成形方法是冲裁、拉深、切边冲孔和弯曲。零件的dt/d、h/d都不太大,其拉深工艺性较好。该零件为大批量生产,零件外形简单对称。材料为08F钢,采用冲压加工经济性较好。零件如图: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t=1mm其余R=0.4图1-1零件图第二章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是制定冲压工艺过程的主要内容,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的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因此,实际确定时通常先提出几种可能的方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和择优。从零件的结构和形状可知

3、,所需基本工序为落料、拉深、冲孔、弯曲四种。但工序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两种方式。若采用级进模虽然生产效率很高,但模具的结构比较复杂,对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维护也比较困难。采用复合冲裁时,冲出的零件精度和平直度较好,生产效率也较高,模具结构较级进模简单生产成本也比级进模的低。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第一节零件毛坯的尺寸计算(1)弯曲毛坯尺寸的确定对于r<0.5t的弯曲件毛坯长度的计算公式Lz=5+4+5+0.6t=5+5+4+0.6×1=14.6(2)

4、拉深次数的确定及尺寸计算因板料厚度t为1mm故按厚度中线尺寸计算,如图所示。2.1.1计算坯料尺寸D=(d22+4d2H-1.72rd2-0.56r2)½=(29*29+4*29*10.5-1.72*2.5*29-0.56*2.5*2.5)½=43.94mmL1=Lz+2*2.5=19.6mmL=L1+D=63.54mm图2-1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2.1.2 确定拉深次数根据坯料的相对厚度t/D=1/43.94=2.28%拉伸系数m=d/D=29/43.94=0.66大于极限拉深系数[m],所以一次拉深成形。第二节拟定冲压工艺

5、方案根据以上的分析计算,该零件的冲压加工需以下基本工序:落料、拉深、冲Φ10mm的孔、切边、弯曲。根据以上基本工序,拟定一下冲压工艺方案。方案一:落料与拉深复合→其余按基本工序。方案二:落料与拉深复合→冲孔与切边复合→弯曲。方案一工序组合程度较低,生产率较低。不过各工序模具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对中小批量生产是合适的。方案二制作出的零件尺寸精度高,需要两个复合模具,可获得高的生产率,而且操作方便。模具的结构复杂,制作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因此,只在大批量生产中才较适宜。此次生产就是大批量生产故决定采用方案二的冲压工艺方案。冲压工艺方案

6、为:落料与拉深复合→冲孔与切边复合→弯曲第三章模具总体结构方案在冲压工艺方案确定以后,根据零件的形状特点、生产批量、模具制造条件、操作与安全要求、以及利用现有设备的可能,确定每道工序所用模具的总体结构方案。模具总体结构方案的确定包括以下内容:(1)模具类型模具类型主要是指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三种,模具类型应根据生产批量、冲件形状与尺寸等因素确定。及根据冲压工艺方案确定采用复合模。(2)操作与定位方式切边冲孔复合模的设计与制造根据生产批量确定采用手工操作、半自动操作或自动化操作;根据坯料或工序件的形状、冲件精度要求、材料厚度、模

7、具类型、操作方式等确定采用坯料的送进导向与送料定距方式或工序件的定位方式。虽然此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但合理的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要求,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为了便于操作和保证零件的精度且零件不太小所以采用挡料销、导料销作为定位方式。(1)卸料与出件方式根据材料的厚度、尺寸与质量要求、冲压工艺性质以及模具类型等,确定卸料选用弹性卸料装置,出件选用刚性顶件装置。(2)模架类型及精度根据冲压件尺寸与精度,材料厚度、模具类型、送料与操作等因素确定,由于零件厚度薄,冲裁间隙较小且零件为对称的回转体拉深件,则冲裁时一

8、般不会承受大的偏心载荷又是复合模,因此选用中间导柱圆形模架。考虑到零件的精度要求不高但冲裁间隙较小,所以采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级模架精度。第四章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第一节确定排样与裁板方案板料规格拟选用1×900×1800mm(08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