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ID:6793785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5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_第1页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_第2页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_第3页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_第4页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廖文(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1137)摘要: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疟作用的活性成分。近些年研究发现青蒿素不仅可以抗寄生虫,包括疟原虫、血吸虫,而且具有显著的抗炎、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青蒿素抗疟作用的代谢机制,并对青蒿素的其他作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简要论述。关键词:青蒿素;抗疟;代谢;其他作用;前景ArtemisinininvivodrugmetabolismresearchLIAOWen(Chengd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engdu611

2、137)Abstract:ArtemisininisextractedfromtheplantArtemisiaannuawitharoleoftheactiveingredientanti-malarial.artemisininrecentstudyfoundthatnotonlyanti-parasites,includingPlasmodium,Schistosoma,andhassignificantanti-inflammatory,immuneregulationandanti-tumoreffect,andmanyother.Thispaper

3、describestheroleofartemisinin-basedantimalarialmechanismsofmetabolismandtheroleofartemisininaswellasotherfuturedevelopmentbrief.Keywords:artemisinin;malaria;metabolism;otherrole;prospects青蒿素(artemisinin,QHS,结构式见图1)是我国科研工作者于1972年首次从中草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含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结构独特、高效低毒,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抗菌、抗

4、疟,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对脑型疟、恶性疟等有特效,是我国唯一获得国际认可的抗疟新药,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疟疾的理想药物。我国青蒿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其主要产业资源也在我国。(一)青蒿素的抗疟代谢作用青蒿素类抗疟药临床应用以联合用药为主.从青蒿素的药理作用来看,它首先是被用于治疗疟疾,而且效果比以往的药物要好,因此主要用于该疾病的治疗。青蒿素是一个含有内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结构中没有特征的光谱特性.早期研究采用的体内分析方法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法(不定位H标记)、薄层扫描法、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等.其灵敏度和选择性不能满足药物代谢动

5、力学深入研究的需要,因此至今对其代谢机制、药代动力学性质、作用靶点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晰。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蒿素口服吸收迅速,但是吸收不完全,首过作用较强,生物半衰期为2-3小时,主要代谢部位在肝脏。关于青蒿素在体内的代谢机制以及它如何产生抗疟作用,现在目前占主流的说法是青蒿素的过氧基被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蛋白形成共价复合物,使疟蛋白失活而产生抗疟活性。过氧桥还原分解形成自由基时需要低价过渡态金属离子的存在,目前公认的与自由基产生有关的金属离子是亚铁离子(Fe2+),包括亚铁血红素和游离Fe2+。过氧桥被Fe2+催化断裂后首先产生氧自由基,后经分子重排转化为

6、更具活性的碳自由基,这两种自由基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有破坏作用,但因碳自由基可以直接将许多生物体的大分子烷基化,故现认为青蒿素更有可能通过碳自由基起活性作用。青蒿素转化为自由基后,在烷化底物存在时以共价键的方式与疟原虫蛋白质结合,使疟蛋白烷基化。当用10-[3H]双氢青蒿素和被感染的红细胞作用时,一些特别的疟蛋白被识别,其中一种是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的类似物。体外实验已证明,有血红素存在时,TCTP可与双氢青蒿素发生共价结合。进一步研究发现,TCTP上有间距约l8um的两个血红素结合位点,它与血红素的亲和力与人的血清清蛋白类似。TCTP上单个半胱

7、氨酸部分被阻断时,其与血红素的连接不受影响,与药物的结合却减少了1/3。因此,半胱氨酸很可能是双氢青蒿素和TCTP反应的桥梁,而TCTP很可能就是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也有学者在体外实验中发现,无Fe存在时,青蒿素类药物同样具有选择性的高效抗疟作用。有人在40%一50%的羧基血红蛋白及2%的CO(抑制Fe2+的活性)条件下对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活性进行了测定,发现无Fe2+时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作用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故认为青蒿素类药物发挥抗疟作用可能并不需要Fe2+,其抗疟作用的产生也并非自由基参与的结果。近来,又有很多学者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研究,认为青蒿素可能通

8、过作用于疟原虫的PfATP6酶而发挥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