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

ID:6800235

大小:13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26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amt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执行机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MT技术及其发展摘要:介绍了AMT的原理、组成,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中的优点。分析了AMT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我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MT产品的意义。根据世界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开发商品化、系列化AMT产品的时机已经成熟,预测了AMT在我国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关键字AMT离合器执行机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汽车行业也随着潮流不断发展。科技的日益更新、产品的改朝换代是当今社会的速度,汽车作为一个关键领域必然要体现这一特点。所以发展汽车业是一个关键。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一种交通工具的需要,还要求其舒适、快捷,同时汽车也要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2、这对汽车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要求。实现汽车的自动化既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趋势。手动变速器换成自动变速器,实现自动换档恰好符合了这一要求。经分析,在国内外,AMT将成为一种主要的自动变速器。一、AMT的定义及原理目前,汽车上使用的自动变速器主要有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transmission,简称AT)、机械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简称CVT)和电子控制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icmechanicaltransmission,简称AMT)【1】。AMT是在传统的固定轴式变速器和干式离合器的基础上,应用微电子驾驶和

3、控制理论,一电子控制器(ECU)11为核心,通过电动、液压或气动执行机构对选、换档机构、离合器、油门进行操作,来实现起步和换档的自动操作。AMT的基本控制原理是:ECU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油门踩板、制动踏板、转向盘、选档器的操作)和车辆的运行状态(车速、发动机转速、变速器输入转速),综合判断、确定驾驶员的意图以及路面情况,采用相应的控制规律,发出控制指令,借助于相应的执行机构,对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进行操作【1】。二、AMT的控制结构AMT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主要包括被控对象、执行机构、传感器、电控单元(TCU)四部分:1.被控对象: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

4、;2.执行机构:由选、换档执行机构,离合器执行机构,油门执行机构组成(刚性AMT不需油门执行机构)。油门执行机构一般采用步进电机、磁电式电机驱动油门或采用成熟的电子油门产品。目前,按照执行机构动力源的不同,AMT的执行机构可分为电控气动,电控液动和电控电动(全电式)三种类型。(1)电控气动AMT气动系统是根据电控单元的指令控制单元阀,使执行机构自动地完成离合器分离、接合和变速器选换档等动作的。只有在车上有现成的储气罐时,气动能源可以直接由储气罐提供,不需要额外的能源装置。其系统的工作情况与液压系统基本相同。(2)电控液动AMT11液压系统根据电控单元的指令控制电磁阀,使执行机构自

5、动地完成离合器分离、接合和变速器选换档等动作的。电控液动的选换档系统具有能容量大、操作简便、控制精度高、响应快,易于实现安全保护、具有一定的吸收振动与冲击的能力以及便于空间布置等优点。但是利用高速开关阀来控制离合器的系统中,其主要的缺点就是温度的变化使离合器的执行机构中液压油的粘度发生变化,因而使离合器回油管路压力损失发生变化。温度降低,阀出口压力增大,回油量减小,离合器的接合速度较慢,导致在汽车刚开始起步时加速度较小。而且温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液压油的流动性能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受到温度的影响,该系统在北方寒冷地带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其次,液压元件对加工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加工

6、工艺复杂,对油品质、密封性和抗污染等性能要求高。(3)电控电动式AMT近些年来,电子产品性能上的不断完善,使得在变速控制系统中采用电力拖动成为可能。将自动变速控制系统中要直接控制的对象:油门、离合器以及选换档装置的动作采取电动机带动的方式。3.传感器:AMT的传感器包括速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油门位置传感器、档位传感器等。4.电控部分:包括TCU板(含CPU、ROM、RAM、I/O接口等)、线速等。图1AMT总体控制结构【2】三、AMT的发展阶段AMT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3】。1.半自动AMT阶段,即SAMT阶段(1975—1984

7、)11Fichtel&Sachs公司的Saxomat便是基于这一思想的较为成熟的AMT产品。该装置利用电子技术控制干摩擦离合器,当发动机转速低于一个确定值时控制离合器分离;当驾驶员踩下油门时重新接合离合器。同时在换档手柄上安装开关传感器,确保驾驶员换档时分离和接合离合器。瑞典Scania的CAG系统,德国Daimler-Benz公司的EPS系统,美国的SMAT系统等均为这种形式【4】。但由于受当时电子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效果并不理想。车辆起步时易使发动机熄火和失速,仍然存在接合冲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