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ID:6804035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1-26

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历史论文: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启发是新的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在历史教学中应采用何种启发方法,本文进行了论述。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启发方法;具体运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下,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本文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启发的方式运用。一、反问式的启发反问式的启发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分析

2、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以用反问来启发学生: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应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这样就会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方面来分析问题,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二、推理式的启发推理式的启发就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

3、的结论。如在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可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三、判断式的启发判断式的启发就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

4、规律的高度上来,是他们能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③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④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上述重大历史事件都证明: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

5、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四、类比式的启发类比式的启发就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问题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①纵向比较启发,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②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

6、两位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五、扩散式启发扩散式启发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此种启发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可启发: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

7、?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