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

ID:68040861

大小:49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9-29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_第1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_第2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_第3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_第4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_第5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_第6页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_第7页
资源描述: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蔡元培1940年逝世国民党发悼词: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毛泽东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受到兵戎相见的两个政党共同推崇,恰说明了蔡先生有个超越政党见解的伟大人格。春风化雨注释: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典出《孟子》:有如时雨化之者。刘向《说苑》: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春雨雨人,吾穷必矣。化:化生、养育《中庸》里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我们应当实践这句话。——余毅(顾颉刚)《悼蔡元培先生》作者如何概括蔡先生的精神

2、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追求高明的理想道中庸:取道中庸的行为中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孔子(掌握认识事物的过与不及的两个方面,采取中正的办法)“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不偏执,不要拘泥于任何一种方法或理论。)此处之“道中庸”不是没有是非曲直,而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大心胸,是接纳天地风云的大包容,是“润物细无声”的高尚境界。探究写法作者用什么手法体现蔡元培先生的精神品质的?1.平凡的小事恰恰从不同角度展示一个大教育特有的的气度及魅力!叙生活小事,彰显人格之大,这是平凡之中见深远的笔法。(以小见大)2.而本文有对蔡先生事迹的记叙,更有对其人其事的评论。文章叙议结合,是

3、一篇人物评传。布置作业选做:比较本文与《藤野先生》在写法上的共同点。用平凡之中见深远的笔法写一个你尊敬的人。注意叙议结合,不少于4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