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

ID:68044961

大小:2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9-29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1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2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3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4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5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6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7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8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9页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_第10页
资源描述:

《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剖析半刚性沥青路面病害综治措施摘要:根据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了路面养护维修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性损坏非结构性损坏维修对策 一、概述 第10页共10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黑龙江省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它具有与柔性路面完全不同的结构特征。因此,其病害成因和维修对策也与传统的柔性路面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1)半刚性基层有较高的刚度,其受力特性类似

2、于“板体”,具有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因此在整个施工和运营期间必须保持半刚性基层的整体性;(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承载能力主要由半刚性基层提供,沥青面层主要起功能层作用。半刚性基层的弯拉疲劳损坏是这种路面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3)采取防水下渗措施的重要性。规范规定,不管是二层式或三层式结构,其中至少必须有一层是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当各层均采用沥青碎石时,沥青面层下必须做下封层。忽视这些区别,而仍旧采用传统柔性路面的维修方法,是导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失败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类似的工程教训很多。根据半刚性

3、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特征及产生原因,提出了路面养护维修的主要对策。内容包括:按结构性损坏与非结构性损坏进行分类和维修、半刚性基层的最小维修面积、维修施工的平面布置等。 二、半刚性基层路面的典型病害特征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可划分为两大类型:非结构性损坏和结构性损坏。前者指半刚性基层的板体性未受到破坏,而后者是指路面损坏位置下的半刚性基层受到损坏,板体强度减弱或完全丧失。 2.1非结构性损坏 该类病害主要有桥头跳车、间距规则的横向裂缝、路表局部网裂和正常车辙等,病害特征如下。 2.1.1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有两

4、种情况:(1)台背填土压实不足,导致填土在台背后数十米范围内下沉。其特征为:沉降在行车方向是渐变的,延续距离相对较长,路面的整体强度未受破坏,路表面也少有损坏,但行车时具有明显的“波浪”感;(2)由于桥梁与台背填土刚度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出现的跳台。其特征为:延续距离短,只有几米,路面少有损坏发生,行车时具有明显的“瞬间跳车冲击”感。 2.1.2间距规则的横向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为半刚性基层的结构性收缩而导致的反射裂缝。它横向贯穿公路全幅路面,深度方向贯通全部结构层,并且缝隙宽随季节变化。一般认为这种裂缝不可

5、避免,对路面的整体性没有损害。 2.1.3纵向裂缝 第10页共10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这种裂缝的数量较少,大多发生在高路堤地段路基外侧。成因是路堤中央与外侧压实不均匀、旧路帮宽或地基受外部水源的长期侵蚀,导致路基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一般情况下裂缝较宽。 2.1.4路表局部网裂 路表局部网裂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下,成因为路面局部施工缺陷。如:材料不均匀、基层成型不好、沥青面层与基层间有软弱夹层等。它起始于轮迹处,而远

6、离轮迹处的路面施工缺陷由于受车辆荷载的影响较小,因此难以出现此类损坏。 2.1.5正常车辙 正常车辙是指施工质量正常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车辙。它特征是:(1)由于半刚性基层的刚性较大,车辙主要是沥青面层受交通荷载的二次压密和蠕变作用而产生;(2)重载对车辙的影响十分明显。 2.2结构性损坏 该类损坏主要有路面局部凹陷龟裂和结构性辙槽。 2.2.1路面局部凹陷龟裂 这种损坏是路面局部网裂的延续。因局部网裂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封堵,雨水渗人到基层,而高速行驶车辆轮胎的强大“泵吸”作用使半刚性基层的胶结材料被吸出。长时间下去,导

7、致基层材料散失,路面出现局部下陷和网裂,进而由局部网裂发展成为明显的凹陷龟裂,对行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其特征为:起始于轮迹处,路面结构在该处完全破坏,在破坏过程中雨天有灰浆外泻痕迹。 2.2.2结构性辙槽 第10页共10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结构性辙槽是由于路面承载能力不足,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在轮迹处产生的路面变形。辙槽产生初期伴有微细裂缝,其发展规律类似于路面局部凹陷龟裂。 三、路面维修

8、对策 针对以病害,在制定路面维修方案时需考虑四方面影响因素:(1)病害的类型和平面位置。对行车的影响以及行车对病害发展的影响;(2)病害的严重程度;(3)经济条件;(4)维修目标。主管工程师在综合评估后必须作出明确回答。 3.1非结构性损坏的维修 维修的基本目的有两个,一是恢复行车平顺,二是封闭裂缝,以避免引发结构性损坏。 3.1.1恢复行车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