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

ID:68053086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0-15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_第1页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_第2页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_第3页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_第4页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_第5页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_第6页
资源描述:

《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剖析透视图书馆系流看诚信论文论文关键词:图书漂流;回漂率;社会诚信 论文摘要:阐述了图书漂流的意义,分析了国内的图书漂流现状和“回漂率”折射出来的社会诚信问题。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20世纪6o年代的欧洲,是指书友将自己拥有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并注明类似于:“我是一本特别的书,我在全世界漂流,我寻找想要读我的新朋友”的寄语,编排上专用号码和感言字条后置放于公园长凳、咖啡馆桌子、图书馆楼梯等公共场所,无偿供人阅读,阅后以延续的方式将书投放到新的公共环境。它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把自己喜欢的书,连同阅读的感悟,投放

2、到茫茫人海之中让它漂流,让它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传递阅览,让更多的人共享,让更多的人受益。 图书漂流作为一种充满浪漫情调的前卫的阅读方式,其中也蕴含了游戏情节和神秘感觉,使得原本枯燥的读书活动充满了趣味。或许你将永远不知道它的下落,但想象一下另一个和你一样有着相同读书爱好的人,灯下展读,洋滋在心头的或许是和你一样的感悟,想想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宽慰的默契和会心。在心中想象一本书的“旅行”,这是阅读之外的另一种乐趣了,相当奇妙。当然它的意义还远不仅如此。 1图书漂流的意义 1.1爱心奉献 第6页共6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

3、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图书漂流活动的初期是需要有足够的图书用来传递的,只要你有爱心,只要你能将自己不再阅读的图书放漂,将自己心爱的好书放漂,将使自己深深受益的藏书放漂,你就会成为一名传播文化的使者!与其让自己看过的图书束之高阁,不如让它们汇成知识的海洋,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让更多爱读书的人去分享自己的精神财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慷慨捐赠将使他人受益,也定会最终自己受益。 1.2鼓励全民读书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漂流在给那些

4、爱好读书的人带去阅读的享受、分享知识的同时,还将唤起更多的人去读书,这对于一个每年图书出版品种位居世界第一而国民阅读图书人数呈不断下降趋势的出版大国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让书漂流,让书香流淌,让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流动的开放图书馆。 1.3低成本和低约束的管理 图书漂流的过程是自由运行的,依靠的是读者的诚信和社会公德,人们愿意接受这一善意并把这一善意传递下去,而读者无需押金、借书证和繁杂的手续就可免费阅读。 1.4促进杜会和谐 “多读书,读好书”是和谐社会的共识。在国家大力提倡.’第6页共6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

5、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图书漂流既可让图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又可以增进爱阅读的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和友谊。“给,永远比拿愉快”,每一个放漂人在放漂图书,给心爱的图书以自由的时候,都会给下一位阅读煮带来信任感,井让互不相识而志趣相投者彼此联系,这无形中增加了沟通和心灵的撞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和谐、诚信和文明意识与举止,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更为融洽的氛围。 2国内的图书漂流现状 武汉市图书馆今年初开设了“图书漂流”站,其间已

6、开展了4次“图书漂流”活动,共有400r册图书在“漂”。作为一项公益活动,这次“图书漂流”活动在我国并非首创。2004年1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在国内第一次开展“图书漂流”活动。2005年4月23日第十个“世界读书日”上,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春天漂流书”活动,则拭开了全国图书漂流活动的序幕。近几年,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和大连等20多座城市先后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 2005年底,上海普陀区就首次“放漂”了2万余册图书,据普陀区图书馆对漂流图书的跟踪调查,目前的循环率仅为30%,而另七成漂流书抑或暂时搁浅,抑或永远销声匿

7、迹。在成都、南京等地,参与漂流的图书大多“遭遇不测”,不冀而飞。而武汉市图书馆迄今为止共放漂了400木图书,在“漂”了近半年后,只有20本尚知去处,其他的均下落不明。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图书漂流”在给广大书友提供诸多新鲜感和便利的同时,图书漂流活动这几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并不乐观。图书在“漂流”中越来越少,“回漂率”低成为“图书漂流”发展的致命障碍,其活动的开展远没有欧美火爆。 3“回漂率”折射出来的社会诚信问题 第6页共6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

8、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过:“民无信不立。’,唐代诗人李白也有祟尚诚信的诗句:“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几千年来,曾子以信教子、公沙穆卖猪、商鞍立木树信、刘备三顾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等关于诚信的故事就不绝于史,广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