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

ID:68077323

大小:10.3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1-11-06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1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2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3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4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5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6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7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8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9页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讲 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备考指要】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其中尤其以秦朝、唐朝、宋朝和明朝最为重要,考查的重点放在官僚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能上。我国古代很多名称相同的部门在不同的朝代职能却差别很大。2.很多考题强化专题内的综合,比如从秦朝、唐朝、宋朝、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归纳出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般性手段是“分化事权”。3.高考越来越重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如:中国古代政治机构

2、改革对当今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意义;加强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比较认识中外政治文明的特点;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与创新。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全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分配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全国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2.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3.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君主到官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

3、周全。4.宗法关系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5.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思考:西汉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与秦不同的措施?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郡国并行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思考:西汉初年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效果如何?最后怎样解决?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A、封国:王国:名义受朝廷节制,实与割据无异;侯国:相当于县,直属朝廷,不

4、受所在郡管辖;B、原因:历史——楚汉战争中,刘邦为集中力量击溃项羽,陆续分封七个异姓王,以获取他们对自己的支持。主观目的——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大封同姓子弟为王,欲图西汉王朝统治长久稳固。汉高祖“惩戒之秦孤立之败”;认为有些地方“无壮士以填(镇)之”是不行的。C、影响:严重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晁错西汉政治家主张“削藩”汉武帝解决诸侯王问题:A、背景: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繁荣,解决王国对中央集权威胁的时机已成熟。B、措施:“推恩令”C、结果: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例:下列关于“推恩令”的理解与说明,最为确切的是()A,将皇恩推广于天下,让

5、老百姓不同程度地得到好处B,将皇恩施于诸侯王及其子弟,以使之顺从皇帝,从而维护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准许诸侯王将封地再分给子弟以建立侯国从而削弱王国的直属领地,使之无力对抗中央D,推恩只是一种欺骗,是封建皇帝愚弄臣下和人民的手段,根本不能实现C【迁移应用】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C.南北朝        D.唐朝《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治安策”主要体现为( )A.采纳董仲舒建议         B.实行郡国并行

6、C.颁行推恩令                 D.设立刺史官职CB唐朝的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唐朝设藩镇(节度使)“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⑴收精兵,削将权。⑵削实权。地方直属中央,设通判⑶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讨论】利:使中央、地方机构的权限大大分解,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地方与中央争权的问题)。弊: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造成积贫积弱。【小结】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从军权入手,对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加强

7、控制,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为加强对广阔地区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乃至今天有什么影响?行省制度行中书省行中书省行中书省B、实行行省制(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C、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A、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管理(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