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

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

ID:6816409

大小:349.0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01-26

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_第1页
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_第2页
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_第3页
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_第4页
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邓小平理论概论》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一)重点及模拟题重难点分析:1、邓小平理论中国当代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环境条件:(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①、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国内条件--改革和开放的成功经验。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色:(1)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尽管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但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的要求。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深刻地改革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

2、时代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2)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以新的思想、观点对之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及时而正确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转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理论,从而使邓小平论形成和发展起来。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要的几次大会和三个阶段的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三个阶段:①、提出命题阶段(1978年~1982年)标志是1982年12大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②、形成轮廓阶段(1982年~1987年)标志是1987年13大中对邓论12条的概括;③、建立体系阶段(1987年~1997年)标志是199

3、7年15大中正式启用“邓小平理论”并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形成过程中需注意的知识点:(1)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2)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3)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4)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党章和宪法: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

4、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①、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第一次相结合--中国革命成功--农村包围城市--第一次革命--建立新中国②、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第二次相结合--中国改革成功--先农村后城市--第二次革命--建立富中国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性;表现在四方面的一样: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生产力)、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前进方向(实现共产主义)。5、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

5、主义:是指这一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无不源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自然是这一理论命题中应有之义。(2)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邓小平理论没有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6、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

6、毛泽东思想的关系:(1)邓小平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和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就会葬送社会主义。(2)邓小平一向反对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首先,邓小平指出,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大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开拓新的视野,发展新的观念,进入新的境界。其次,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

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要建设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3)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程,它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研究中国的现状,一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估的实际出发。它要求认真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7、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第一,邓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