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

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

ID:6816804

大小:884.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1-26

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稳定系统(esp)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引言1Introduction4References51ESP系统的结构与组成81.1电子控制单元(ECU)111.2液压调节器总成131.3前轮速度传感器141.4后轮速度传感器151.5ESP开关161.6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62电子稳定系统(ESP)子系统的工作过程202.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过程202.1.1常规制动202.1.2ABS的工作时刻212.2电子制动力分配(EBD)工作过程252.3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工作过程253电子稳定程序(ESP)工作过程273.1克服转向不足的操作273.2克服转向过度的操作304电子制动系统的维修334.1自诊断

2、334.2制动器排气程序334.3方向盘转角传感器的校准344.4电子控制单元和液压总成的维修344.5轮速传感器的检查354.6ESP开关的检查355电子稳定程序(ESP)典型故障案例37结论40参考文献41致谢4243引言ESP是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的简写,由德国博世公司(BOSCH)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公司联合研制。1998年2月,梅赛德斯一奔驰公司首次在其A级微型轿车中成批地安装该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它集成了电子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EBD)和牵引力控制(TCS)的基本功能

3、;能够在几毫秒的时间内,识别出汽车不稳定的行驶趋势,比如,由于人为或环境的干扰,轿车可能进入不稳定的行驶状态;特别是驾驶员在转向时经常出现“过度转向”或“转向不足”的操作缺陷,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使车子偏离正确行驶路线,严重时,就有翻转趋势等危险。ESP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电子控制方案,让汽车传动或制动系统产生所期望的准确响应,从而及时地,恰当地消除这些不稳定行驶趋势,使汽车保持在所期望的行驶路线上。ESP系统实际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

4、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ESP系统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防侧滑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进而发出控制指令。有ESP与只有ABS及ASR的汽车,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ABS及ASR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ESP则能够

5、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ESP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特别敏感,例如汽车在路滑时左拐过度转向(转弯太急)时会产生向右侧甩尾,传感器感觉到滑动就会迅速制动右前轮使其恢复附着力,产生一种相反的转矩而使汽车保持在原来的车道上。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范围,如果驾车者盲目开快车,现在的任何安全装置都难以保全。ESP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性技术发展的一个巨大突破,它可以在极其恶劣的行车环境中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43是它的主动性,如果说ABS是被动地作出反应,那么ESP却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虽然

6、不同的车型,往往赋予其不同的名称,如BMW称其为DSC,丰田、雷克萨斯称其为VSC,而VOLVO 汽车称其为DSTC,但其原理和作用基本相同。ESP系统除了具有ABS和TCS的功能之外,更是一种智能的主动安全系统,它通过高度灵敏的传感器时刻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计算分析判定车辆行驶方向是否偏离驾驶员的操作意图,识别出危险情况,并提前裁决出可行的干预措施使车辆恢复到稳定行驶状态。ESP能降低车辆侧滑的危险,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显著减少因外界各种恶劣路况及驾驶员失误等造成的重大损失,极大地改善了汽车的动态行驶安全性。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一项报告称,在配备了E

7、SC的车辆中,客车单车碰撞事故减少30%,而轿车致命的单车碰撞事故也减少30%。就运动型多用途车而言,该事故下降率甚至更高,单车碰撞事故减少67%,而致命事故则减少63%。ESP的装配率因各个国家而异。根据博世的统计,2005年德国新车ESP装配率约为72%,西欧的平均新车装配率约为44%,在日本和北美,这个数字稍低,北美约为21%,日本约为15%。而目前中国的装配率还比较低,约为3%。图:2003-2005全球主要地区(国家)的新车ESP装配率来源:BOSCH;整理:水清木华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