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

ID:6819102

大小:485.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1-27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_第1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_第2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_第3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_第4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伺服电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片机课程设计一.单片机简介1.1单片机的发展史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面很广,发展很快。自单片机诞生至今以发展为上百种系列的近千个分支。如果将8位单片机的推出作为起点,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控索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的推出是在工控领域的控索,参与这一控索的公司还有Motorola、Zilog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就是SCM的诞生年代,“单片机”一词由此而来。(2)第二阶段(1978—1982):单片机的完善阶段。Intel公司在MC

2、S—48的基础上推出了完善的,典型的单片机系列MCS-51.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典型的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①完善的外部总线。MCS-51设置了经典的8位单片机的总线结构,包括8位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及具有很多通信功能的串行通信接口。②CPU外围功能单元的集中管理模式。③体现工控特性的位地址空间及位操作方式。④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3)第三阶段(1982-1990):8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的推出阶段,也是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Intel公司推出的MCS-96系列单片

3、机,将一些用于测控系统的模数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脉宽调制器等纳入片中,体现了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的特征。随着MCS-51系列的广泛应用,许多电气厂商竞相使用80C51为内核,将许多测控系统中使用的电路技术、接口技术、多通道A/D转换部件、可靠性技术等应用到单片机中,增强了外围电路的功能,强化了智能控制的特征。(4)第四阶段(1990-):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发展和应用,出现了高速、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力的8位/16位/32位通用型单片机,以及小型廉价的专用型单片机。26单片机课程设计1.2AT89C51

4、简介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lashProgrammableandErasableReadOnly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

5、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C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1)主要特性:a)与MCS-51兼容b)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c)寿命:1000写/擦循环d)数据保留时间:10年e)全静态工作:0Hz-24MHzf)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g)128×8位内部RAMh)32可编程I/O线i)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j)5个中断源k)可编程串行通道l)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m)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单片机内部结构图:26单片机课程设计图1.11)AT89C51引脚图:图1.226单片机课程设计1)管脚说明:VCC

6、:供电电压。GND:接地。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

7、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P3口:P3口管脚是

8、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P3口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