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ID:6819486

大小:69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1-27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_第1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_第2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_第3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_第4页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题目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控制院系专业组别组长指导教师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摘要: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控制模块为核心,由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转速为被测量组成的控制系统。原理是利用红外线光电传感器接收直流电机转速所产生的红外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并调节转速的闭环调速控制系统。1.AT80C51单片机介绍1.1主电源引脚Vss—(20脚):电路地电平Vcc—(40脚):正常运行和编程校检(8051/8751)时为+5V电源。1.2外接晶振或外部振荡器引脚XTAL1—(19脚):接外部晶振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

2、器.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应该接地.XTAL2—(18脚):接外部晶振的另一个引脚.在片内接至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则此引脚接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1.3控制、选通或电源复用引脚RST/Vpd—(9引脚):RST即Reset(复位)信号输入端。ALE/PROG—(30引脚):ALE,允许地址索存信号输出。PSEN—(29脚):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Vpp/EA—(31引脚):EA为访问内部或外部程序存储器选择信号。1.4多功能I/O口引脚P0口—(32-39脚):8位漏极开路双向并行I/O接口.P1口—(1-8脚):

3、8位准双向并行I/O接口.P2口—(21-28脚):8位准双向并行I/O接口.P3口—(10-17脚):具有内部上拉电路的8位准双向并行I/O端口。它还提供第二特殊功能,具体含义为:P3.0—(10脚)RXD:串行数据接收端。P3.1—(10脚)TXD:串行数据发送端。P3.2—(10脚)INT0:外部中断0请求端,低电平有效。P3.3—(10脚)INT1:外部中断1请求端,低电平有效。.P3.4—(10脚)T0:定时器/计数器0外部事件计数输入端。.P3.5—(10脚)T1:定时器/计数器1外部事件计数输入端。P3.6—(10脚)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低电平有效。P3.7—(1

4、0脚)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低电平有效。1.设计任务通过加速、减速按键实现电机的加速与减速,并将当前的转速的设定值反馈回来经PID调解后的转速经LCD显示出来。电机调速系统框图3.系统流程图电机控制软件流程图上图为积分分离式PID控制算法的流程图。通过80C51给定的转速与红外检测电路测得的经计算后的速度得到偏差ek。与设定的emax相比较,若ek<emax可以采用PID控制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若ek≥emax则采用PD控制,可以避免系统产生较大的超调量而且采用PD控制又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敏性。4.电路模块及原理4.1驱动电路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图如图1所示。其中L298的ENA、I

5、N1和IN2引脚 与单片机的输出引脚相连,图中未表示。图2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图L298芯片管脚说明:(1)SENSA:电流监测端,H桥的电流反馈脚,不用时可直接接地。(2)OUT1:输出端,与M1对应。(3)OUT2:输出端,与M2对应。(4)VS:电源,用来给电动机供电。(5)IN1:输入端。(6)ENA:使能端,和M1、M2配合使用。(7)IN2:输入端。(8)GND:接地。(9)VCC:电源,用来给芯片供电。(10)IN3:输入端(11)ENB:使能端,和M3、M4配合使用。(12)IN2:输入端。(13)OUT3:输出端,与M3对应。(1)OUT4:输出端,与M4对应。(2)S

6、ENSB:电流监测端,H桥的电流反馈脚,不用时可直接接地。电机控制说明如表1所示,其中*值可取1也可取0。SENSEENAIN1IN2电机效果0**停止110正传101反转100停止PROTEUS仿真加速PWM脉宽如下图4.2稳压电路L7805cc其中1接整流器输出的+电压,2为公共地(也就是负极),3就是我们需要的正5V输出电压了4.3时钟电路就单片机内部每个部件要想协调一致地工作,必须在统一口令——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工作。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有两种产生方式,即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图是内部时钟方式:单片机内部有一个构成振荡器的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

7、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振一起构成自激振荡器。在该图中,电容C1和C2取30pf,晶体的振荡频率取12Mhz,晶体振荡频率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高,单片机运行速度也就快。实际连接如图所示4.4按键电路4.5复位电路8051系列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使CPU及系统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8051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从RST引脚接入到芯片的施密特触发器中.当单片机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