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ID:6827202

大小:5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1-27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_第1页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_第2页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_第3页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_第4页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检测  试运行确定最佳条件后,即可转入正常运行。为了经常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积累经验,需要对处理情况定期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如下。  (1)反映处理效果的项目:进出水总的和溶解性的BOD、COD,进出水总的和挥发性的SS,进出水总的有毒物质。    (2)反映污泥情况的项目:污泥沉降比(SV)、MLSS、MLVSS、SVI、DO、微生物相等。  (3)反映污泥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项目:氮、磷、pH值、水温等。  一般SV和DO最好2~4h测定一次,至少每班一次,以便及时调节回流污泥量和空气量。微生物观察最好每班一次,以预示污泥异常现象。

2、除氮、磷、MLSS、MLVSS、SVI可定期测定外,其他各项应每天测定一次。水样除溶解氧外,均取混合水样。此外,每天要记录进水量、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量,还要记录剩余污泥的排放规律、曝气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空气量和电耗等。剩余污泥(或回流污泥)浓度也要定期测定。活性污泥系统的观察与评价(1)现场观察——感官指标  操作管理人员每班数次定时登上处理装置作一观察,了解系统运行的状况。主要观察内容如下。①色、嗅  正常运行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在曝气池溶解氧不足时,厌氧微生物会相应滋生,含硫有机物在厌氧时分解释放出H2S,污泥发黑、发臭。当曝气池溶解氧过高或进水过

3、淡、负荷过低时,污泥中微生物可因缺乏营养而自身氧化,污泥色泽转淡。良好的新鲜活性污泥略带有泥土味。②二沉池观察与污泥性状  活性污泥性状的好坏可从二沉池及后面述及的曝气池的运行状况中显示出来,因此,管理中应加强对现场的巡视,定时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脸色”进行观察。二沉池的液面状态与整个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有密切关系,在巡视二沉池时,应注意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漂泥的有无、漂泥泥粒的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    运行正常,污泥形状良好  上清液混沌      负荷过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  泥面上升,SVI高    污泥膨胀,污泥

4、沉降性差  污泥成层上浮      污泥中毒  大块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该处污泥腐败  细小污泥漂泥      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③曝气池观察与污泥性状  在巡视曝气池时,应注意观察曝气池液面翻腾情况,曝气池中间若有成团气泡上升,即表示液面下曝气管道或气孔有堵塞,应予以清洁或更换;若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尤应注意四角有无积泥。此外,还应注意气泡的形状。a.气泡量的多少  在污泥负荷适当、运行正常时,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污泥负荷过高、水质变化时,泡沫量往往增多,如污泥泥龄过短或废水中含多量

5、洗涤剂时,即会出现大量泡沫。b.泡沫的色泽④泡沫呈白色且泡沫量增多,说明水中洗涤量较多;⑥泡沫呈茶色、灰色,这是因为污泥泥龄太长或污泥被打碎而吸附在气泡上所致,这时应增加排泥量;⑥气泡出现其他颜色时,则往往因为是吸附了废水中染料等类发色物质的结果。c.气泡的黏性用手沾一些气泡,检查是否容易破碎。在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时,气泡较黏,不易破碎。(2)生物相观测——镜检指标  活性污泥生物相是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其代谢活力等状况的概貌。生物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曝气系统的处理质量及运行状况。当环境条件(如进水浓度及营养、pH值、有毒物质

6、、溶氧、温度等)变化时,在生物相上也会有所反映。可通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这些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指导运行管理。因此,对生物相的观察,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般地,在运行正常的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污泥絮粒大、边缘清晰、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沉降性能。絮粒以菌胶团细菌为骨架,穿插生长着一些丝状菌,但其数量远少于菌胶团细菌。微型动物中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累枝虫等,还可见到部分J纤虫在絮粒上爬动,偶尔还可以看到少量的游动纤毛虫等,在出水水质良好时,轮虫生长活跃。下面是几种生物相对活性污泥状况的指标。①钟虫不活跃或呆滞

7、,往往表明曝气池供氧不足。如果出现钟虫等原生动物死亡,则说明曝气池内有有毒物进入,如有毒工业废水流人等。②当发现没有钟虫,却有大量的游动纤毛虫如各种数量较多的草履虫、漫游虫、豆形虫、波豆虫等,而细菌则以游离细菌为主,此时表明水中有机物还很多,处理效果很低。如果原来水质良好,突然出现固定纤毛虫减少,游动纤毛虫增加的现象,预示水质要变差。相反,原来水质极差,逐渐出现游动纤毛虫为主,则水质变得良好。通常,固定纤毛虫大于游动纤毛虫+轮虫,出水BODs约在5~10mg/L;固定纤毛虫等于游动纤毛虫,出水BOD5约在10~20mg/L。③镜检中如发现积硫较多的硫丝细菌、

8、游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和较多的变形虫、豆形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