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

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

ID:6830474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7

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1页
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2页
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3页
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4页
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8年苏教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要匀称、美观。(4分)  Kāngkǎiguàngàijiǎnlòujiǎojià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婉约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B.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似风拂

2、杨柳若大江东去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若大江东去  3、请你按下面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改成拟人句和比喻句)  (2)王老师对我说:“你明天到我办公室去一趟,我有事找你。”(改为不用引号的句子)  4、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写一个成语。(4分)  (1)忘本三国演义洛阳刘禅()  (2)孙悟空太上老君炼丹踢翻()  (3)鱼湖面波纹()  (4)岁寒三友画画自信文与可()  5、填空。(7分)  (1)人们常用古诗名句“,”颂扬哪些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

3、教师们。  (2)“雨”是古代诗人笔下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句;。  (3)“万水千山、绿水青山、崇山峻岭”这三个词都是描写“山”的词,其中“万水千山”是形容,“绿树青山”是形容,“崇山峻岭”是形容词。  6、文学常识。(12分)  (1)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那部书?请写出书名及作者。(8分)  刘姥姥进大观园《》()  倒拔垂杨柳《》()  草船借箭《》()  三打白骨精《》()  (2)“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名著《》,该书原名为《》,书中主要人物有、、等。(2分)  (3)《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

4、一部,包括“”“雅”、“颂”三部分。(2分)  7、口语交际(3分)  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了常规,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二、阅读理解(23分)  (一)父亲的打与不打  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

5、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

6、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全家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亲也不提起。但他知道,父母都想  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但父亲从来没有责怪他。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的希望。通过央视节目组多方的寻找,他终于找到了失散26年的

7、弟弟。那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节目现场,父亲老泪纵横。主持人问他父亲:“弟弟丢了,你打了哥哥了没有?”父亲坚定地答:“没有。”主持人问为什么没有。父亲说:“弟弟丢了,他心里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已经丢了一个小孩了,我们得把爱加倍地放在哥哥身上。”  那一刻,宁涛泪流满面。父亲打与不打,都是因为爱他。父亲的打,是因为怕儿子染上恶习,走上不正当的道路;而父亲不打他,是因为怕儿子心理负担过重,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1、文章是按()顺序来叙述的。(2分)  A.空间B.时间C.事情发展  2、文章围绕父亲“打”与“不打”来叙述,这样的写

8、法是()(2分)  A、正反对比B.前后对比C.前后照应  3、简要概述文章所叙述的“打”与“不打”的三件事。(6分)  (1)  (2)  (3)  4、在这三件事中,作者详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