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

ID:68313921

大小:2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5-02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1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2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3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4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5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6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7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8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_第9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思考一、优质创业是衡量高校办学效益指标之一 第9页共9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仿效西方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兴建的,由蔡元培为第一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堪为当时的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近35%,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不仅指的是办学规模,更

2、主要追求的是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效益是经济领域的概念,后扩展到教育、政治以及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学界对高校办学效益的定义沿用了经济学中的解释: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也就是高校在一定的教育资源投入的情况下,提供最多的、以人才为主的、适应和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成果产出。高校办学效益来源于合理的规模、优化的结构、优质的教学及科学的管理。“管理也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内涵发展阶段,向结构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成为各高校提高办学效益的首选,因其具有保持教育投入不变而谋求发展的优势,不是增

3、量效益,而是存量效益。高校办学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是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高校办学效益的评价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和方法,科学地设定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笔者认为,高校办学效益应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联合共进。但是,传统的评价体系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和发展效益,表现为一级指标不全面,二级指标不完整,各项权重不合理。实际上,在当前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在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高校办学效益评价的内容要拓展、要更新,评价的一级指

4、标应包括毕业生数量、就业数量和质量及创业项目数量、质量,科研成果数量及其转化数量,合作企业数量及其合作效益,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情况是衡量高校办学效益的核心指标。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就业与创业教育成效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高校办学效益为研究视角,对大学生创业工作中存在的观念误区、操作误区及评价误区做一全面梳理,并尝试性地提出消解模型。 1.观念误区 第9页共9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

5、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1)创业是应对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社会上存在着“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的观念误区,存在“创业”与“差生”挂钩的旧思维模式。常有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城管、北京大学研究生卖猪肉等新闻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有损于名牌大学的声誉,究其原因仍是“精英情结”和“编制情结”在起作用。事实上,创业可分为消极被动型和积极发展型两类,创业特别是积极发展型创

6、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意义尝试,是人对于一种职业发展的精神追求,是一种人生大跨度的战略目标,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妄想。国家正在实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并在2014年的APEC会议上对其内涵进行阐述,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是其重要内容。据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创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新常态’第9页共9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2)就业率越高越好

7、大学生就业困难有着现实的客观性,这正体现了二律背反:一方面,要提高国民素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要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信息社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替代了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这势必减少就业岗位,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就业率只有适度才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有利,并不是越高越好。就业太低,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就业率太高,不能产生压力和激发动力。适度的失业率,对于一个社会形成淘汰机制是必要的,有利于增强在职者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激发就业者的潜能和创

8、造性。(3)将来毕业不准备创业,不必接受创业教育实际上,接受创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将来必须创业,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一种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冒险意识及创造意识,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任何职业都是有意义的。在创业的时代,如果要建设创新创业的国度,必须普及创业教育。欧美日等国的创业教育不仅普及到大学生,更从娃娃抓起。以美国为例,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大学“全程化”的教育体系,融创业活动、创业课程、创业专业、创业实践为一体。(4)没有资金和专利,不能创业很多大学生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