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

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

ID:6833545

大小:54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1-27

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_第1页
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_第2页
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_第3页
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_第4页
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偿收缩性混凝土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1.10.2授权签字人识别见表4.1姓名职务范围本人签名质量负责人计量认证通过的项目全项技术负责人计量认证通过的项目全项表1.2质量监督员一览表姓名工作岗位监督员顺序号监督范围检测室01检测过程检测室02检测过程本试验室为开展检测任务(项目)的检测活动配置了相应的固定设施、环境条件、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管理、检测人员,资源配备将随着检测项目和机构资格的扩充而不断增加和完善。现有资源配备情况汇总详见本手册附件:附件5:检测人员一览表;附件6: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1.6检测能力见附件检测能力一览表本

2、试验室检测承接能力、主要仪器设备、检测标准规范目录及检测人员情况见本手册附件:附件5:检测人员一览表;附件6: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附件7:检测项目及能力一览表;关键字:设计结构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国家重大无缝超长发明专利专利号:ZL93117132.6 (最高级版本)HPEC的无缝抗裂设计与工程应用(取自于王栋民博士论文及专著)? 《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施工方法》是我国土木建筑行业一项重大专利技术成果,这一技术是对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部级科技进步二等

3、奖,并列入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在包括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等在内的全国300多项重大结构工程中成功实施,创专利实施费超过1000万元。2006年王栋民专著《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由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和知识产权出版社联合出版,书中对这一专利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全面介绍。下面对其中"HPEC的无缝抗裂设计与工程应用"进行刊登,愿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等各相关部门通例合作,以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成果的转化。附:相关获奖证书1、专利证书2、部级科技进步奖证书3、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证书4、专著扉

4、页第一节HPEC的无缝抗裂设计一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缝"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常涉及到许多"缝"的概念(也称之为"带"),如伸缩缝、后浇缝、沉降缝、施工缝、加强带等等。这些"缝"内涵与外延各不相同,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交叉,在工程应用中时有混淆。现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常用到的"缝"分类如下并阐述其含义。伸缩缝(expansionjoint)是结构设计在构造上的-种考虑,是基于混凝土干燥收缩和热胀冷缩而设置的,其中永久性伸缩缝(通常称之为伸缩缝)是基于长期热胀冷缩的考虑。而临时

5、性伸缩缝(通常称之为后浇带)则主要是基于干缩和施工期间水泥水化热温升的考虑,-般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浇注40-60天后用填充性膨胀混凝土回填。沉降缝是基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如主楼与裙房间因高差而产生不均匀沉降等而采用的构造措施,有些沉降缝永久保留,更多的则是在主体结构封顶后用填充性膨胀混凝土回填。后浇带既是设计手段,又是施工措施。它是在设计施工期间保留的一个缝,在收缩或沉降基本完成后,用填充性混凝土二次回填,故称之为后浇带。后浇带从"后浇"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包括临时性伸缩缝和部分沉降缝,但为防止混淆起见

6、,工程习惯上-般将后浇带与临时性伸缩缝混同,而不包括沉降缝。本文遵从这-习惯,所讲到的后浇带即指临时性伸缩缝。施工缝是在混凝土施工间隙所形成的一种施工冷缝,包括水平施工缝,垂直施工缝和斜施工缝。施工缝在施工中应尽量避免出现,-旦出现则应进行处理。如水平缝可以做企口或阶梯形等,地下工程也可使用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的办法处理,然后用1:2膨胀砂浆与新浇混凝土连结。垂直缝、斜缝也应凿毛、清理,然后用1:2膨胀砂浆与新混凝土连结。膨胀加强带(简称加强带或膨胀带)是我们在"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

7、"专利技术中提出的-个新概念,是为取消后浇带,实现超长结构连续施工,而人为采取的措施,是一个"假缝",具有特定的含义。二、无缝抗裂设计的提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对于-些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永久性伸缩缝来解决收缩开裂的问题。七十年代以来,后浇缝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填充性膨胀混凝土在后浇带施工中的成功应用(以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工程为典型代表),成为-种扩大伸缩间距和取消结构中永久伸缩缝的有效措施。后浇缝-般在两侧混凝土浇灌40-60天收缩基本完成后回填,使结构成为-种连续整体的无伸缩缝混凝土

8、结构。这是-种"抗放兼施,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是针对普通水泥混凝土存在的收缩开裂问题,以设置后浇带的办法释放大部分收缩应力,然后以膨胀混凝土填缝,抗衡残余收缩应力。这种设计已列入规范而广泛采用。然而,后浇带的凿毛与清理及填缝等给混凝土整体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填缝不好,还常常成为开裂和渗漏隐患,并且延长工期,有时还影响总体结构的设计。能否取消后浇缝,这是工程界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中国建材院于八十年后期研究成功U型膨胀剂(UEA)、复合膨胀剂(CEA)和铝酸钙膨胀剂(AEA),九十年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