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ID:6835889

大小:9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27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_第1页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_第2页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_第3页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_第4页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本章考点:  1.钙、磷、镁代谢  (1)钙和磷的生理功能、代谢及其调节,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  (2)镁的生理功能、代谢及其调节,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  2.微量元素  (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  (2)锌、铜、硒、铬、钻、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  (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一、钙磷代谢  (一)钙和磷的生理功能  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钙的生理功能  (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

2、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①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④其他。  2.磷的生理功能  磷酸盐也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二)钙磷的代谢及调节  1.钙的代谢  钙在十二指肠吸收,是在活性维生素D3调节

3、下的主动吸收,肠管的pH可明显的影响钙的吸收,偏碱时减少钙的吸收,偏酸时促进吸收。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钙通过肠管和肾排泄,由消化道排除的钙包括未吸收的和由肠管分泌的。每日由肾小球滤过钙约10g,但由尿中排出的仅约l50mg,所以大部均由各段肾小管回吸收了。尿钙排出量直接受血钙浓度影响,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乎无钙排出。  2.磷的代谢  人进食的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磷约5g,但85%~95%被肾

4、小管回吸收。  3.钙磷代谢的调节  钙、磷的吸收、排泄,血液中的浓度,机体各组织对钙、磷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都是在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的调节下进行的。  (1)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骨是最大的钙储存库。甲状旁腺激素总的作用是促进溶骨,提高血钙;促进磷的排出,钙的重吸收,进而降低血磷,升高血钙。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并进而促进肠管对钙的重吸收。(升钙降磷)  (2)降钙素(CT):由甲状腺胞旁细胞合成、分泌,其主要功能是降低血钙和血磷。血钙升高能刺激降钙素的分泌,二者呈正比关系。磷酸盐亦能加强其作

5、用。此外它还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加尿磷,降低血磷。(降钙降磷)  (3)维生素D:在肝和肾的作用下,维生素D3转变成1α,25一(OH)2一D3。1α,25(0H)2D3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比维生素D3强10~15倍。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小肠、骨和肾。1α,25一(0H)2—D3有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和运转的双重作用;能维持骨盐溶解和沉积的对立统一过程,有利于骨的更新和成长。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升钙升磷)  在正常人体内,通过上述三种物质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血钙、血磷浓度的相对恒定。      (三)钙磷测定及临床意义  1.血钙测定  血钙几乎

6、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可分为扩散钙和非扩散钙两大类。非扩散钙是指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的钙,约占血浆总钙的40%。60%为可扩散钙。这两类钙以三种形式存在:①扩散性离子钙,为具有生理活性的部分;②扩散性非离子钙(约占血清总钙量的l5%)为与枸橼酸、重碳酸根结合而成复合钙;③非扩散钙为与血浆自蛋白结合的钙,其含量和血浆白蛋白浓度有关,这部分钙不易透过血管壁,亦无生理活性,如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非扩散性钙也减少,以致血清总钙量下降,但因游离钙不减少,所以临床上不出现缺钙症状。非扩散性钙和扩散性非离子钙为结合性钙,非扩散性钙和离子钙之间可以互相转变,呈动态平衡,当游离钙浓度降低时,非扩散

7、性钙可以逐渐释放成游离钙。  测定方法:测定血钙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滴定法、比色法、火焰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其中较普遍应用的是络合滴定法,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用血量少,准确性符合要求。常用的指示剂有钙黄绿素与钙红。比色法有甲基麝香草酚蓝法和邻甲酚酞络合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用空气一乙炔焰,钙焰的光吸收特征是422.7nm较火焰光度法灵敏度高,但不适宜常规检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钙离子已在临床应用。  (1)离子钙测定:离子钙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