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侯唯动和他诗

论侯唯动和他诗

ID:68390013

大小:4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11-11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1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2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3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4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5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6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7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8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9页
论侯唯动和他诗_第10页
资源描述:

《论侯唯动和他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侯唯动和他的诗侯唯动,扶风人,是抗战初期从黄土上崛起的一位革命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曾发生了相当的影响,成为“从读者中出现的当时比拟突出的〞胡风:?在XX——抗战回忆录之二?,见?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3期?七月?诗派的战士。他的诗不仅传颂在人们的口上,而且被冼星海同志谱为歌曲,在等地演唱,鼓舞了人们的抗战热情。此后,从四十年代闻一多先生编选?现代诗钞?开场,他的诗作先后被选入出版的?新中国诗选?,出版的?中国诗选?和?抗战文艺特辑?。但是,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历史的误会,他蒙冤二十余年。比年复出以来,他又重新开场了热情的歌唱,歌唱党、歌唱人民,歌唱拨乱反正之后的新气象。他的旧作

2、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先后被选入?文艺丛书·诗歌卷?、?四十年代诗选?、?七月诗选?、?〈七月〉、〈希望〉作品选?,被人们视为?七月?诗派中一位有特色的诗人,文艺中的重要成果。因而,对这片几乎被历史的尘埃淹没的明辉,进展评价和研究,应该是我们不可推诿的责任。〔一〕侯唯动是抗战以后走上诗坛的,他像所有的?七月?诗派的诗人们一样,“被壮烈的抗战行动所推动,所鼓励〞,为着“提高民众的情绪和认识〞,而“趋向民族解放的总的路线〞七月社:?愿和读者一同成长——代致辞?,见?〈七月〉诗选?附录.word.zl.-.。但是,由于他的特殊的生活思想经历,侯唯动的歌声中,又清楚有着属于他自己的声音。他那

3、粗暴豪迈的歌喉,一开场唱出的就是一支带血的激情的歌。人们公认,艾青和田间是?七月?诗派中两位出类拔萃的诗人。他们抗战初期的作品,都浸透着时代的苦难。因而,艾青的诗在深沉的情感中充满了忧郁和悲哀,就连以情绪高昂著称的田间的?给战斗者?,也“不无几份伤感〞?给战斗者·后记?见?胡风评论集?[中]第453页。但是在侯唯动的诗歌中,却没有这样的低音和弦。它用全部的热情呼唤着斗争的胜利。他的成名作发表在一九三八年三月一日出刊的?七月?杂志上,诗题就叫做:?斗争就有胜利?。这是一首献给东北抗日联军的组诗。其中的?血债?,从鲁迅的名言:“血债要用同物来归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受到启迪,满

4、怀信心地召唤着:起来,被压迫的人们,我们把握着全世界的债权,联合进来,债主的阵线,拿起枪杆,叫他们——我们的敌人照码十足地还,.word.zl.-.本和利要一期交完!诗中将民族的义愤和阶级的仇恨熔为一体,将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结成一团,在民族解放的呐喊中,融合着国际歌的音符和乐调,充分表达了千百万劳动人民在抗战中燃烧在心头的愤火。这是组诗中的第一首,它包举大气,昂扬壮烈,笼罩全篇。朱自清先生曾经指出,抗战以来的新诗的趋势,“是胜利的展望〞。他说:“这是全民族的情绪,诗以这个情绪为表现的中心,也是当然的,但是诗作者直接描写前线战争的却似乎很少。一般诗作者描写抗战,大都从侧面着笔〞,或是

5、讴歌“群众力量的强大〞,或是歌颂“地的广博和美丽〞朱自清:?新诗杂话·抗战与诗?,就是一些著名的作者的作品,也未能免除这种风气。显然,这是生活的局限所造成的结果。而侯唯动的诗作却超出了这种局限,正面地表现了活泼在敌后的人民军队的斗争。但是,作为抒情诗,它又不是实写某次战斗,而是概括了他们艰辛卓绝的斗争,提炼出了动人心魄的诗情。在?遗嘱?中,诗人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场景:一位抗联的老战士在即将牺牲的弥留之际,在遗嘱中所留给儿子的一笔巨大的遗产,那就是一支“杀过多少敌人的武器〞和那“被敌人占据〞的“祖国的肥沃的土地〞。在?偷袭?中描述了在枫叶红遍、北雁南飞的秋天,在虫声唧唧、磷火闪闪的夜晚,游

6、击战士在偷袭敌人之时的战斗豪情。在?突破了围攻?中,写出了在日寇“铁壁合围〞之时,游击队“.word.zl.-.化整为零〞的战术,以及在战场上政治喊话的威力。这些诗,虚实结合,其逼真的战斗场景的描绘,第一次向读者展示了冰天雪地中抗联战士的战斗生活;但是,它又不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诗的激情。胡风同志曾经指出:?斗争就是胜利?,不仅表现了我们的民族,在战争中“对生活的执着和坚贞,对古老习俗的留恋和舍弃〞,其中也有“老一代的沉痛的斗争经历和殷切的愿望〞,以及“这一代的热诚的斗争意志和带血的歌声〞胡风:?在XX——抗战回忆录之二?,见?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3期。?斗争就有

7、胜利?的成功,不仅给侯唯动带来了最初的声誉,而且也促使侯唯动决心投入炽热的斗争。于是,1938年,就在这首诗发表不久,这位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的共产党员就北上,来到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此后,侯唯动写了大量的诗歌,但是被采用发表的却很少?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承受遗产?,按:这是胡风给侯唯动的一封复信。见?胡风评论集?中册第362页。这是因为生活的变化正促使侯唯动的诗歌创作逐渐离开了?七月?诗派的美学标准。?七月?诗派的诗人们,尽管各人的生活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