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系四巷汇报

法律系四巷汇报

ID:68400264

大小:4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11-10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1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2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3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4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5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6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7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8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9页
法律系四巷汇报_第10页
资源描述:

《法律系四巷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配置和保障2021级法律专业霞引言由于法制观念的演进和人权思想的开展,原来在刑事诉讼中居于客体地位的被告人一跃成为刑事司法的中心,对被告人的权利保护日益完备,这是刑事诉讼科学文明的表现。但是与此相反,犯罪被害人的权利却逐渐萎缩,在诉讼法上受到的保护较少。在有些时候,被害人只有告诉人的地位,甚至在诉讼程序中被以证人的身份传唤,并要承受案件被告人及辩护人的质问,这就存在使被害人再度受害的可能。如何保护被害人和重视被害人的权利问题,产生了重新探讨的必要。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对被害人和被告人的权利

2、加以合理适当的平衡,成为各国刑事诉讼法的普遍开展趋势。根据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国家重要的根本法律之一,在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必须以加强诉讼、强化人权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而在具体修改议题即改革热点的关注上,那么要秉持一定的“问题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重解决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就有关刑事诉讼中犯罪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的配置和保障作一番探讨,以此希望能加强对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保护。.word.zl.-.

3、一、刑事被害人界定及其诉讼地位犯罪被害人是犯罪直接侵害的对象,在历史上曾经是刑罚的发起者和实施者,直至后来成为犯罪的起诉者。被害人的态度直接决定着犯罪人的命运。(一)刑事被害人界定刑事被害人,亦称为刑事受害者或受害人,是与加害人相对应的称呼。被害人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学界有不同的定义。我国著名学者康树华认为,被害人即是指因犯罪行为而使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人,是相对于犯罪人而言的。而学者汤啸天那么认为,被害人是指正当权益遭受犯罪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和国家。综上所述,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正确理解被

4、害人这一概念的涵,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必须是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认定一个人是否刑事被害人,应当首先看其被侵犯的权益是否合法权益,也即其权利和利益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2〕必须是直接遭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直接,那么将受犯罪行为间接侵害的人排除在外,如被害人的近亲属,其因为犯罪行为心灵上也受到了创伤和打击,同时可能伴随着被害人的医药费等物质损失,但是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被害人;〔3〕必须是受到犯罪行为侵害。因一般民事侵权行为、自然灾害等造成损失的人,并不是刑事意义上的被害人。从围来看,刑事被害人不仅包括自然人被害人

5、,还包括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法人、其他组织,即单位被害人。.word.zl.-.〔二〕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纵观世界各国,对被害人保护的思想和制度开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私力救助阶段-公力救助阶段—公力救助与私力救助相结合阶段。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地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另一种是公诉案件的当事人。首先从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平衡角度讲,当公诉无力或不能时,被害人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其追究犯罪的愿望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要求。其次,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讲,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利于让被害人通过亲

6、眼目睹审判的公正,缓解被害人过激的报复心理,消解犯罪这一矛盾源所带来的冲突主体间的心理对抗及其对法制和司法过程的不信任感。最后,从被害人实质权利保护的角度讲,刑事司法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恢复被害人受损的权益,只有赋予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被害人才能透过刑事程序的运作维护自己合法权利,有效防止当事人在侦查、起诉、审判和最后执行过程中再次受到伤害。这是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应有之意。在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只属于一般诉讼参与人,法律没有赋予其当事人的地位。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被害人权

7、利的保护,明确将被害人界定为“当事人〞,同时赋予被害人多项诉讼权利,从而确立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我国人权保障刑事改革的重大进步。刑事被害人拥有当事人地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被害人作为刑事犯罪的受害者,对犯罪所造成的损害有最深刻的感受,在解决其利益遭受侵害的刑事犯罪冲突中,他是当然的权益可能受到刑事裁判直接影响的主体,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他不仅具有获得经济赔偿或补偿的欲望,而且更有着使对其实施侵害的犯罪人受到法律惩罚的要求。.word.zl.-.二、国外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立法状况西方流传着一

8、句法谚:有犯罪必有被害,有被害必有救济。但是,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和救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刑事法学的研究根本上是从被告人的角度着手而很少关注到已经受到伤害的被害人,被害人不仅受到犯罪行为的一次被害,在诉讼过程中乃至之后还可能受到二次被害或者更多。随着刑事被害人学研究的深入以及人权保障的开展,刑事被害人的权利逐渐受到重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