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

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

ID:6843644

大小:3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28

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_第1页
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_第2页
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_第3页
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_第4页
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力套管顶管施工方案·。    热力管线穿越经一南路、经二南路及纬五路,无法开槽施工,采用顶管的方法进行管线穿越。道路宽约道20米,顶管长度30米。管材采用管径分别为1.1m和1.3m的重型钢筋混凝土管。    1、 准备工作   (1) 按设计图纸提供的总平面图间距和现场测量,分别挖二处作业坑和二处接头坑,作业坑除安装必要的设备外,还需配备1台16T吊车,做为吊装设备及取土垂直运输用。鉴于地形条件,作业坑周围可用钢围栏Φ108×4.5L=59m,帆布封挡20m2,以防伤人。   (2)顶铁、顶帽等材料用5T汽车运输及8

2、T吊车配合吊装。(3)测量控制;以路永中为高程起控点设为+0.000 现状雨污水管线管顶均在路下-3.00米其他管线在路下-1.5米以内,故此工程顶管高程控制在路下-1.5~-3.0米。 轴线依据热力管线路由确定。  2、设备、材料验收情况    按设计要求和本方案所确定的工程用料和施工分段用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并按计划供应到现场。对进场的材料要进行检验,没有出厂检验证明及合格证的材料不能使用。    根据工程实际和本方案所需要的设备必须完好,按时到达现场。    3、顶力计算:    该工程初步设计采用一个作业坑,一个取

3、帽坑,设备采用YB一500B油压千斤顶,ZB—630Kg/cm2超高压双极柱塞泵,按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操作规程顶管方法进行施工,顶力公式计算为:P=2πDLf(摩按力采用2.0)最大顶力为:P=2×3.14×1.35×14×2=237.38Kg/cm2,根据上述顶力计算,顶管机功率必须达到500Kg/cm2(包括安全系数),为达到上述目的,经选择决定采用超高压柱塞泵一台,油压千斤顶一台,同时作业。    4、顶进措施    整个顶管工程包括开顶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作业坑的布置、砼管的顶进3个施工阶段。开工前需对设备进行加固检

4、查:如高压泵,千斤顶和顶铁等,砼管的外表检查,润滑处理,降低地下水位等。    4.1作业坑的布置    顶进工作坑主要包括:工作坑的开挖,后背的捣制,导轨和基础,以及安装测量仪器等,各班组同时进行流水作业,各工序密切配合,昼夜值班连续操作,每班由10—14人组成,其中设班长1人,负责全面指挥工作。    4.2砼管顶进    顶进部分的主要工序为下管,安装顶铁,管内挖土,管内运土,操作顶进等工序,施工队划分三班倒。    4.2.1工作坑:根据顶力计算,为达到千斤项的有效功率,除保证机动设备完好外,还要加强作业坑围堰的

5、力量,鉴于本工程现场情况,拟采用矩形工作坑,作业坑长度为6m,宽度为5m,深度为5m(自然地面下),当土方挖至2m深时,地面上的土方可运走一部分,防止塌方,2m以下的挖方可采用二部台阶垂直运输的方法进行运土。作业坑四周的围堰采用20#槽钢一正一反双层铺设,槽钢嵌入沟底500—600mm,并设三道围栏横撑(详见图一)。两处围堰分别采用竖拆卷扬机、打拔桩架各一次进行。  每个作业坑内需导轨安装、后靠背安装、设备安装、设备调向、带帽顶进各1次。全部顶进后,作业坑内设备和均压板、补墙板、钢筋混凝土后背需全部拆除,挖一处取帽坑4m

6、×5m×4m,将铁刃角拆除后进行回填,残土外运。    4.2.2作业坑基础及后靠背    坑底土层的承载能力应满足顶进钢筋混凝土管的要求,管节必须放在平稳的轨道上。坑底要做成级配砂垫层500mm厚及现浇C20钢筋混凝土垫层300mm厚。该路轨基础要铺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上,导轨作用是稳定管节并引导其按设计的中心线和行程前进。两轨的间距应根据管底距基础面保留10mm间隙而定,道轨采用38Kg/m铁轨。在路基的后面捣制一个混凝土测量坑(1m3混凝土)和一个可容纳2台泥浆泵,并超过深于测量坑500mm的混凝土集水坑(2m3混凝土

7、),供排水之用。坑右侧设Φ20钢管铁爬梯一部,重量为100Kg。  1.砂垫层δ=500mm2.钢筋混凝土垫层δ=500mm  3.铁板δ=20mm(5m×4m=20m2)4.铁轨2根,每根4m,38Kg/m  5.钢筋砼靠背δ=1000mm6.撼砂Iδ=4000mm 7.III级补强板8.Ⅳ级枕木9.V级均压板10.箱式靠背  11.油压千斤顶12.顶铁13.横向顶铁14.环形顶铁  15.槽钢【2016.加重钢筋砼管Φ1000mm、Φ1600mm  工作坑后靠背是顶管工程的关键,为达到后靠背的强度、钢度,压缩变形小而

8、均匀,以免顶力大时后靠背倾斜,影响顶进的方向,为使顶力能均匀传递给后靠背,在顶管机后靠背设I级撼砂加固(4000mm×5000mm×5000mm),II级钢筋砼靠背(1000mm×5000mm×5000mm),III级δ=50mm补强板5000mm×2500mm,Ⅳ级220mm×200mm枕木2500mm×500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