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

ID:6854851

大小:92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1-28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资源搜索·by竹叶一、人体的解剖方位人体方位的确定是基于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方位术语1上与下(头侧与尾侧):对部位高低关系的描述。头部在上,足在下。2前与后(腹侧与背侧):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3内侧与外侧(区别:内与外):是对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的描述,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4内与外: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的描述,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5近侧(端)与远侧(端):常用于对四肢的描述

2、,凡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者为远侧。6深与浅:是对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描述。即离皮肤表面近者为浅,远者为深。二、五类组织及下一层上皮组织:被覆上皮、腺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与骨:软骨: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组织:骨基质、骨组织的细胞肌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三、液态镶嵌模型: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四、肌组织概念由肌细胞和细胞间少量结

3、缔组织组成。五、神经细胞(神经元)1.神经细胞的基本构造:胞体: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突起:树突、轴突胞体:(1)细胞膜是可兴奋膜,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膜蛋白主要形成离子通道和受体等。(2)细胞质:①尼氏体Nisslbodies聚集在核的附近,多呈块状。电镜下,尼氏体是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它可合成蛋白质。尼氏体对神经递质和神经分泌的形成以及执行神经元的功能都是很重要的。树突内有尼氏体,而轴突内无尼氏体。②神经原纤维包括神经丝和微管两种。光镜下的银染切片,可见分布于细胞质内的交织成网状的棕黑色的神

4、经原纤维,并且伸入树突和轴突中。对神经元有支持的作用,并且与胞体内蛋白质、化学递质和离子等的运输有关。(3)细胞核有一个,大而圆的核,居中央。树突表面是细胞膜,内有细胞质,在树突的分支上常见许多棘状的小突起称树突棘(dendriticspine)。树突棘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将信息传入细胞体。轴突资源搜索·by竹叶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丘和轴突的轴质(或轴浆)内没有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轴突一般比树突细,全长直径较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是在轴

5、膜上进行的。2.神经元分类按形态: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按功能和兴奋传导方向: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联络神经元(中间)按神经元分泌的化学递质的不同: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二)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数目之比约为10:1~50:1。A、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的生存及其功能活动少突胶质细胞: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能力的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产生脑脊液的功能B、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

6、的构成卫星细胞:包裹神经节内的神经元的胞体(三)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或长树突及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又叫神经膜细胞)构成有髓纤维:神经元长突起+神经膜+髓鞘无髓纤维:神经元长突起+神经膜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被动转运1,单纯扩散:物质完全以物理扩散的方式所做的跨膜运动,是物质分子随机热运动的结果。特点:(1)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的帮助(2)推动物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3)物质转运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耗能。(4)转运的结果是物质浓度在膜两侧达到平衡二,易化扩散1,经载体的易化扩

7、散: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同被运载的物质在其浓度较高的一侧结合,通过构象改变将物质转运到另一侧的运载方式。特征:具有饱和现象、立体构象特异性、竞争抑制性。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细胞内外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实现跨膜扩散的一种扩散方式。特征: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三,原发性主动转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例如:钠钾泵(钠泵)通过水解ATP将3个钠2个钾分别转运到膜外和膜内。四,继发性主动运输,一些物质借助钠泵的工作建立起来的N

8、a+在细胞两侧的浓度势能逆浓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特点:(1)必须是以原发主动运输为基础(2)物质的转运以Na+顺浓度梯度转运偶联进行(3)ATP间接性的为这些物质转运功能五,资源搜索·by竹叶直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不同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时,通常并不进入细胞或接影响细胞内过程,而是作用于细胞膜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