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

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

ID:6855092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8

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_第1页
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_第2页
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_第3页
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_第4页
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科病例分析—吊瓶漏针,险铸大祸一个6岁的小女孩,谭欣欣,因感冒发烧来某社康中心就诊,医生给她开了两组吊瓶,退烧药,护士把针打上,小女孩在输液区输液观察。整个过程再平常不过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不平常了!大约半小时后,护士发现小女孩的整个左手包括左手臂的远侧一半出现渗漏性弥漫性肿胀,五个手指指端和掌心出现紫绀,于是拔下吊针(此时第一瓶的液体,100ml,已进入体内或者皮下约80ml,大部分应该在皮下,),换右手继续吊瓶(接第二瓶),同时予以硫酸镁湿敷+烤灯照射。约半小时后11:45,肿胀程度及紫绀不缓解,护士长向中心主任汇报。马上检查:左手及手腕肿胀明显,五指指端及掌心明

2、显发绀,指端甲床血液充盈时间延长,手部皮温偏低,掌背压力较高,桡动脉及指端动脉稍弱,手指活动度受限,无明显感觉异常,无手指牵张痛。初步考虑:手掌筋膜室综合征?处理:合理否?为什么?1、留观,密切观察指端血液循环变化,肿胀变化,感觉异常等,随时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2、抬高左手,持续硫酸镁湿敷。3、对症处理。到下午5:00,小女孩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肿胀消退,紫绀明显减退,手指活动改善。告知小孩家长,回家后随时观察小孩手指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第二天回社康中心复查。后期跟踪随访,小女孩的左手已恢复正常。这里面有几个问题:1、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情况?从当前一个医生,一个社康管理

3、者的角度来看,医生看病没问题,护士打针没问题,漏针的出现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主管客观)时有发生?,护士也要求加强巡视(事件过程中还是护士先发现漏针肿胀的,小孩的监护人-爷爷据说出去玩去了),整个流程都好像近乎完美的,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好像唯一的毛病就是小孩的爷爷不该跑出去玩,没有及时发现他的孙女的吊瓶打漏了。理论上是不该会有这么一个事情啊。那怎么会出现差点就要一个发热的6岁小女孩住院开刀、手部功能终身残疾的严重后果。刚才是站在医务人员的角度来看,现在来个角色转换。如果站在患者的角度呢?谁能给他们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小女孩奶奶生气的质问“不会打针就不要给人打嘛!”我们无法

4、给出答复。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情况呢?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所谓的挑不出毛病的医疗流程存在着极大地毛病!l医生开吊瓶处方:社康在人满为患的高负荷运转情况下,开一个吊瓶就意味着增加一个患者的医疗风险。西方发达国家输液病人都是住院病人,我国门诊病人基本上是输液病人。不输液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业务增长,没有政绩。医院收入的增长指标始终是年初的工作计划内容。这个毛病暂时不能解决。也就是说目前社康的收入是建立在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双重风险上的!不能不说是目前以药养医医疗体制的悲哀!希望两会的医改能多少减轻一些这种令人悲哀的局面。n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有几个医生能真正的执行?

5、为什么执行不了?克林霉素的副作用在漏针时对手部血运的影响是否是该事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n不开抗生素就不能提高处方量,甚至于连最不该滥用的抗生素都用无可用,医生的价值体现可悲到了不得不只好忽略的程度。n附带提一下药比,药比的控制和辅助化验、理疗等非药物性收费的分摊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头痛医头的方法,靠卖药来创收太明显了(医生=药贩子?),那就用重复检查、增加收费亮点来进行掩盖,但是根子上的毛病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大处方与重复检查、过度医疗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创收!l全科护士的职能:静脉注射作为一个护士的基本技术在这里没什么好说的,我更想说的是我们的姑娘

6、们在社康中心这个环境下处理静脉注射的风险性,比起医院环境下的护士,包括急诊科护士所要承担的风险性大了不知多少倍。护士人数、注射室环境、排休次数等都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大家面对的服务对象却是相同的,甚至于更为复杂。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我们护士的工作毫不为过。希望社康的护士尽快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我期待着静脉注射从我们的护士功能中消失的一天。前面提到的漏针有主观客观的原因,我打了一个问号。从静脉注射在社康这个特殊场所的技术要求来讲,社康护士的要求比医院本部护士的要求理论上更高,基本上和医院急诊科的护士处于同样的水平。我们的护士有无这个实力?现在没有客观的评价指标。但是在急诊科轮训

7、的制度则是必不可少的。记住:我们社康的护士注射水平一定要有接近急诊科护士的水平,理论上赋有公卫职能的全科护士的综合实力应该远远高于医院包括急诊科的护士。漏针的主观原因说的是以上的护士的能力问题,这是一个自身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这个能力是指包括注射在内的较为广泛的能力:包括不同人群的注射技巧、固定技巧、三查七对、滴速控制、输液厅病人病情的观察(善于识别红色警戒信号)、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是否呼叫医生的判断以及相关社康公卫职能等。我们再看看漏针的客观原因:病人的血管弹性差异、病人的不配合包括小孩的多动症、特殊人群的陪伴离开等。大家想想这些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