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

ID:68582506

大小:13.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10-10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_第1页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_第2页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_第3页
资源描述: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孩子生来就有学习的兴趣,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是孩子的天性。为何有些孩子的这种天性会消失呢?当学习从“享受过程”变成了“强求结果”孩子喜欢学习,是天性也是好奇心驱动,当他们学到知识时,自然会因学习成果受到鼓舞。幼年时期学习内容,无非学得快或慢,一般并不存在学不学得会的问题,因此无论他们花多少时间学会,都并无强求学习结果意识,所以对学习也并不存在恐惧和畏难心理。遗憾的是,成人会强加“结果导向”意识给到孩子。孩子慢慢意识到,他们学习必须更快学会,必须比别的孩子学得好,否则就是不对的。从这时

2、开始,学什么都很快的孩子依然能够得到正面激励,但对于天赋不均衡的孩子来说,学习的单纯快乐,开始慢慢消失了。当学习意义必须以结果来衡量时,就只有结果能驱动学习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熬”到大学就不爱读书了,因为他们已经“对得起”自己,不需要强求结果了。当学习不再是快乐的事情,而是充满压力给孩子带来学习压力的还不仅是“过程”和“结果”问题,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有形和无形的压力。有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或用言语,或在行为中说明一个问题:为了让你好好学习,我们为你付出了许多,牺牲了很多。当孩子接收到这些讯息时,压力就进一步发展了。能学好的孩子还算能够承担这压力,

3、不容易学好的孩子则只能靠压力所产生的责任感来维持学习动力,天性上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消失。当孩子对学习兴趣从无条件变成有条件,而这种条件因素却不能持续满足时本来孩子喜爱学习是一种天然的内驱力,但慢慢的孩子发现学习其实是有条件的。学习可以为自己赢得奖励,也可能使自己遭受惩罚。孩子最好的学习状态是完全自发专注于一门功课。当学习成果好的时候,考试成绩本身是一种正激励,父母只需给予肯定支持。如考试成绩不好,孩子就会自然体会到沮丧情绪,此时他们需要父母理解,并且最好提供一些可行解决方案。因此,有关学习的所有措施都应该是这样一种自然行为。而不是像很多父母所做的那样,不

4、断胡萝卜加大棒,针对孩子成绩进行不断奖励和惩罚,看似创造了一种非常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但实际上奖励和惩罚都会降低孩子学习兴趣。奖励和惩罚都在强化一种心理暗示:学习是被强迫的。潜台词就是:没人爱学习,只因为学习赋予了必须的生活条件,才不得不学习。慢慢的,孩子对学习从无条件的兴趣完成变成了有条件的,而这种条件是无法被持续满足的,因为用奖励激励学习,奖品要变得越来越大;用惩罚来激励学习,惩罚的效果则会变得越来越差。学习由孩子由衷喜爱的事情,变成了谈条件的筹码,但父母手中握着的筹码只会越来越少。当学习变成阻碍孩子做喜爱事情的绊脚石时每个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喜欢

5、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对学习看上去至少没有直接的帮助。开明的父母就会懂得如何平衡孩子的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养成自控能力,合理的安排时间。但是还有些父母就会简单粗暴的阻止孩子去做那些喜爱的事情,而且打的旗号光明正大无可反驳:“都是为了好好学习,都是为了你的未来”。于是,学习就变成了一颗无辜的绊脚石,这样让孩子怎样才能由衷喜爱学习呢?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所以孩子有学习兴趣,和只是被逼迫去学习,差别何其大。这种差别还不仅仅是简单的体现在学习成

6、绩上面,还会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习惯,以及探索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