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ID:68883169

大小:41.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0-22

石钟山记_第1页
石钟山记_第2页
石钟山记_第3页
石钟山记_第4页
石钟山记_第5页
石钟山记_第6页
资源描述:

《石钟山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钟山记〔其次课时〕其次课时石钟山记〔其次课时〕一.背诵复习第一段;〔一〕补充注释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子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乱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二〕懂得以下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A因得关所谓石钟者B因笑谓迈曰C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谢罪D事出有因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第2页

2、D语焉不详E且焉置土石A余固笑而不信也B固已怪之矣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D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E固国不以山溪之险A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B与向之噌吰者相应C那么将焉用彼相矣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E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F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三〕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余方心动欲仍,而大声发于水上〔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第3页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五〕朗读其次段,并通译全段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答:舟行

3、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觉的?答:深夜泛舟江面;3.作者的独到发觉是什么?答:石钟山得名是由于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像;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争辩〕〔一〕补充注释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定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致3.终不愿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第4页1.盖叹郦元之简盖:表缘由、目的〔二〕说明以下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A自以为得其实B较秦之所

4、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此皆良实,志虑忠纯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三〕说明以下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四〕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说明;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4.汝识之乎?第5页4.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5.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五〕分析赏读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述有何不同?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地窖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2.本段在评说中接受了什么方法进行谈论?

5、答:类比和比照的方法;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缘由;陋者指李渤一类人;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答:做事不行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六.教学后记:附:板书设计第6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