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

ID:6889282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29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_第1页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_第2页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_第3页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_第4页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石潭记》阅读训练一、注音:隔篁(huáng)竹水尤清洌(liè)参差(cēn)(cī)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hù)往来翕忽(xī)犬牙差(cī)互悄怆(qiǎo)(chuàng)幽邃(suì)二、重点词语解释:8(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2)下见小潭: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4)潭西南而望:向西南。(5)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6)蛇行:像蛇(爬行)那样。(7)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8)日光下彻:向下(9)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10)心乐之:以……为乐,喜欢。(11)近岸:靠近8三、一词多义(1)以①全石以为底(把、用)②卷石

2、底以出(而)③以其境过清(因为)(2)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3)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凄清)(4)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③明灭可见(可以)(5)乐①心乐之(以……为乐)②似与游者相乐(逗乐)(6)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从)②隶而从者(跟随)四、重要句子翻译:(1)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2)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4)皆若空游

3、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依托)也没有。(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8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6)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五、阅读理解:1.请根据文章脉络,结合提示,用四字短语概述各段内容。(大意对即可)发现小潭——潭中游鱼——小潭源流——凄凉氛围2.请你根据选文第①②段的描述,说说“小石潭”的特点。1)水尤清洌——潭水非常清澈(

4、或:水声清脆);2)全石为底——潭底和潭边都是石头的。3)四面竹树环合——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本文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绘。如第②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出潭水的特点的?(2分)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正面写鱼,侧面烘托水清,明写鱼,暗写水。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先写鱼“空游”突出水之清,继而写鱼影,借光来写水清,“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的清澈。4.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佁然不动5.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6.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7.作者初闻小石潭水声时心情是“乐”,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乐”而离去之前的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水清鱼乐、环境优美,是理想的旅游胜地,而柳宗元却说“不可久居”。请结合你对柳宗元的了解谈一谈看法?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欢快,但是小石潭幽静寂寥的景色,无人欣赏的命运,让他想起了自己被贬谪到地方,孤独寂寞的悲

6、苦。8.文章最后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其境过清”体现在哪里?请用原文回答。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1)8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2)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欢快,但是小石潭幽静寂寥的景色,无人欣赏的命运,让他想

7、起了自己被贬谪到地方,孤独寂寞的悲苦。(3)欣赏到自然的景色的幽静美丽,但是只能在小石潭记中体会那种凄苦,因为我们的人生际遇并不相同。(言之成理即可。)1.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2.两文在写法和主题上有什么共同点?借景抒情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乙文借描写小溪优美宜人却无人赏识的景色,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3、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突出了小石潭的清幽和明丽的特点,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可以更详细更直观的描写小石潭的景物。4、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

8、流向东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