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十塘的资料

一到十塘的资料

ID:68960180

大小:4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11-17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1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2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3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4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5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6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7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8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9页
一到十塘的资料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一到十塘的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志向学号:37  渝合古道,北上与岭山区的金牛、米仓、仓、褒斜等驿路相接,南下那么联系渝黔古道与长江水路。  渝合古道沿途共设有1—10个塘汛,简称“渝合十塘〞。每塘之间10km,所谓塘,就是驿站,是官方传递文书的枢纽。在明清时期,去,从江北城旁边的溉澜溪出发,第一个驿站是头塘,到有72个塘。不过,塘和驿站是有区别的,驿站与驿站之间,相隔距离是50里。而塘与塘之间,是15里。渝合古道,起于佛图关,终于合川南津渡,民间俗称“北大路〞或“路〞。是明清乃至民国初期,沟通与合川之间的一条官路驿道,也是由前往川北、、

2、关中乃至京城的重要通道。头塘——浮图关〔大坪〕  二塘——白崖〔沙坪坝井口〕  三塘——金刚坡〔沙坪坝〕  四塘——土主乡〔巴县〕  五塘——青木关  六塘——温汤驿〔璧山〕  七塘——柏家庙〔璧山〕  八塘——新市镇〔璧山〕  九塘——风垭〔合川〕  十塘——襄溪〔合川〕塘的性质与作用1.汛地——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都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六部成语兵部·塘兵?:“比汛狭小曰塘,比塘狭小曰铺。〞-.word.zl---2.塘汛——明清时驻军警备的关卡,亦有传递“塘报邮讯〞地之意。朱骏

3、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称:“汛,假借为讯。〞因此,称“塘汛〞或“塘讯〞都可以。?清史稿·食货志一?:“各省民人无故擅入苗地,及苗人无故擅入民地,均照例治罪。假设往来贸易,必取具行户邻右保结,报官给照,令塘汛验放始往。〞3.塘报——又称?提塘报?、?驿报?,明朝的新闻传播工具,类似于宋代的?省探?,可用于向阁反映战情,另外就是向朝廷传达捷报或请求增援。4.塘卒——驿站的兵卒。专备以传送文报、巡更查夜等。?明史·嗣昌传?:“贼所至,烧驿舍,杀塘卒,东西消息中断。〞浮图关距两路口约5里路,地势较高,海拔380多米,站

4、在浮图关的城墙上可以俯瞰长江和嘉陵江,所以古代浮图关在军事上很重要。陪都时期的浮图关有完整的城墙,我知道至少有3个城门,关方圆好几公里。  先说浮图关西门,它面对大坪,城门前20米左右有一条街,叫新市场,约100米长,场头、场尾各有一座较大的古代大石牌坊,场尾这座石牌坊距西门将近20米,从这里到西门的石梯路是在岩石上凿成,城门是厚实的钉有鸡蛋大的铁钉木质大门,门上的城楼吊有一古代大钟。一进入西门右边是浮图关小学〔后来改为复兴关小学〕,当时这是一所办得比拟好的中心小学,一些国民政府官员的子女如康泽的两个儿子,一位姓

5、黄的防空司令的儿子等都在这个小学读书。西门的右边是悬崖,介石亲自题写的“复兴关〞三字就刻在石壁上。浮图关小学后面听说是军乐学校,经常听到军乐之声响彻西门。  西门外城墙下有一条路可达北门,北门与西门相距约200多米,北门下面是悬崖,子坝就在下面,站在北门边可眺望碧绿的嘉陵江。北门城门城楼巩固完好,平时有士兵站岗,据说当时美军电台就设在这里,经常有美军驾吉普车来到此地。-.word.zl---  从西门到东门有一条石板路,沿途可见一些较小的牌坊、土地庙,靠近东门驻有康泽的别动队,还驻有宪兵。东门的城门城楼保存得很好

6、,就在现在的浮图关公园大门附近,每天有士兵站岗。出东门后往前走就是遗爱祠,抗战时期有几个外国大使馆建于此。往右穿过公路,下面就是中央训练团,陪都体育场也在那里,当时我们这些浮图关小学的学生经常通过东门到中央训练团商店购置文具、照相,因为价格比外面街上廉价。国民政府迁后,介石屡次视察浮图关,后来政府决定浮图关居民全部迁出,指定在大坪公路两侧建住宅,开商店,这样大坪才开场热闹起来。"渝合道"出通远门,过头塘佛图关、二塘白崖,经三塘金刚坡翻越歌,进入今天沙坪坝西部土主镇的四塘,这里有一座堪称"版卢沟桥"的古桥--高滩桥

7、。古桥因临近古道上的四塘,又称作"四塘桥",建于清代,是一座五孔券拱石桥,桥长近80米,高20米。在正中三个券拱弧顶上方的两侧正中,分别雕有龙首、龙尾,其中来水的方向为龙首,取自"龙吞来水",意在祈佑龙王能够保佑古桥化解洪水。古桥最精妙的还是桥面两侧护栏上精巧的柱头,柱头一共有52个,有青狮、白象等瑞兽,有寿桃、佛手等瓜果,有菩萨、佛祖等神像,个个造型不同,展现出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古道继续向北,不到十里路,便到达一处重要驿站:八庙场。如今的八庙场,完整地保持着古道的原貌,道路从场镇中穿过,两侧保存着栈房、商铺,

8、而场口建于乾隆年间的德政坊,更是嘉陵古道上现存年代较早的一座石牌坊。再北行四里,古道路过著名的青木关。青木关设关隘于明代,是北出的驿道重要关口。其形如马鞍状,南北两侧山峰对峙,天堑浑成。过了这处关口,古道便进入了璧山。六塘、七塘、八塘均设在璧山境。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六塘设置地温汤驿。南宋末期,蒙古大军经嘉陵古道一路南下,却奈何不了古道旁的钓鱼城,而受伤的蒙古大汗蒙哥就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