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考点整理

马原考点整理

ID:69031953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11-17

马原考点整理_第1页
马原考点整理_第2页
马原考点整理_第3页
马原考点整理_第4页
马原考点整理_第5页
马原考点整理_第6页
马原考点整理_第7页
资源描述:

《马原考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型:填空、判断、简答、材料分析、论述】填空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精华〕:实事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根本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哲学的重大的根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利益。哲学的两大根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开展的观点开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2、〕:对立与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提醒了事物开展的方向前进性与道路曲折性的统一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两条相对立的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word.zl-.-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是不是对〕和价值尺度〔有没有用〕的统一社会根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量变质变规律观点:事物的

3、联系和开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人类社会开展的两大根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判断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的开展是一个过程〔√〕事物的开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有的认识都是来自实践〔√〕脑力劳动创造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效劳的〔×〕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效劳的〔√〕哲学有科学的与非科学的价值观有好坏之分,好的起促进作用坏的其阻碍作用..word.zl-.-简答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

4、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开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根底的科学性〔正确的认识世界〕与革命性〔为无产阶级效劳〕的统一。二、共产主义的特征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实现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开展学习的方法:理论联系实践三、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开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四、哲学的定义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因此要树

5、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应该学会哲学思考。五、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畴;物质的唯一特性;..word.zl-.-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只有一个本质;二元论那么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六、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和运动是分不开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运动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七、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根底,按照等价交换的原那么进展。八、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6、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同一次劳动的具体与抽象两面〕九、简述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1、提醒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容和永恒开展的在动力;2、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根本畴的中心线索;3、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十、简述事物的辩证否认观1、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2、否认是事物开展的环节;..word.zl-.-3、否认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认的实质是“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批判与继承。十一、认识运动的

7、根本规律答一: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开展。〔材料分析角度: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答二: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屡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容,都比拟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十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时间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根底表现在什么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时间是认识开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三、简

8、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word.zl-.-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