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文学思想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

ID:69086089

大小:5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1-11-18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1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2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3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4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5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6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7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8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9页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_第10页
资源描述:

《苏东坡的文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东坡,是位了不起的文学家。有人把他列为李太白之后第一豪放的诗人,评价是够高的了。但是,秦少游还不同意这种评价,他说:“苏氏之学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尤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答傅彬老简》)。事实上,苏东坡既称得上伟大的文学家,又称得起有自己独特思想的政治人物。以苏氏为中心,在中国哲学史上曾形成“蜀学”。侯外庐认为,“三教合一是蜀学的主要宗旨”(《中国思想通史》卷三)。这种思想,苏东坡是尤为突出和执着的。    苏轼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

2、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祭龙井辩才文》《东坡集·后集》卷十六)儒释道三家学说,都声称其宗旨是救乱世,都使人“止至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确是殊途同归。苏轼认为它们各派学说,犹如江河,虽有南东之不同,但最终都汇于大海,归结为一。他的这种观点是博览群书和随着阅历的加深而逐渐铸成的。    若就学识而论,说苏轼学富五车是并不夸X的。苏轼的《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说:“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迦文”,可见他少时确是儒释道等百家之书,无不毕读。开蒙之后,他的老师是颇有名气的道士X

3、易简。他自己说:“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X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东坡志林·..word.zl-.-道士X易简》)他还颇得意的。从名师,又独被X易简所赏识,足见他的聪颖和对道士传教所接受的情况是不错的。可谓是得意弟子。    大约在宋神宗以前,苏轼应举求仕期间,也是他广泛吸取诸家思想学说期间,他受传统统治阶级思想的支配,崇儒而排斥道释。很显然,封建时代的举子必须攻读儒家学说。苏轼说:“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东坡集》卷二十九《答李端叔书》)正如他在《答X巨济书》中说:“时以此取之,不得不尔耳。”前面所

4、说的跟道士X易简学习,则杨朱、老庄之说必然学得可以;而专为应举而苦攻的家传儒学,自然得天独厚。    苏轼早年的一些文章、奏议等,对孔孟推崇备至。他认为孔子之说“独得不废,以与天下后世,为仁义礼乐之主”(《子思论》);盛赞孟子“有所守”。对老庄有不专一的时候,非难老庄申韩。认为韩非正是由于发挥了老庄虚无的思想,于是才有“轻天下,齐万物之术,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申韩之罪”皆“老聃、庄周使之然”(《东坡应诏集》卷九《韩非论》)。可以认为,他在中年以前,对待各家学说还不是从各自的实质要害出发,而是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这期间他应诏、上奏议,

5、当然要以儒家学说为本。其它各家学说他虽早有接触,但多持批判的态度。他说老庄那种“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超然无著而不可挹”的思想是不着边际的,“此其真能然哉!”即使有人能做到这样,对统治者亦是不利的。因此,“..word.zl-.-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磨钝者废矣!”(《东坡奏议集》卷一《议学校贡举状》)从另一角度看,在这一时期,孔孟的仁义礼智信,是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尺度。论天下得失亦然。他说周代是仁义取天下,守天下;秦是以诈力取天下守天下;汉是以诈力取天下,而以仁义守天下;而诸葛亮则是

6、“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并认为“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时,诸葛亮“欲伸大义于天下”,这是行仁义;而主X袭杀X表之后,夺取X璋之国,则“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东坡应诏集》卷十《诸葛亮论》)由此可见他这时期对儒家的偏爱。    然而,进入中年,大约是自贬XX之后,他的思想再不如此单纯、专一了。苏轼自己也承认:“某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过“(《与王庠书》),少年轻狂,自负刻薄,这也是难免的;涉世渐广,在饱尝人生的苦乐之后,方能较客观地看待一切。    应该说,其思想崭新境界的展开,当在元丰三年之后,贬居XX

7、的现实生活,为其思想的复杂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使他在痛苦中反思,趋于深邃。他居XX期间写给秦少游的回信中说:“……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病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word.zl-.-(《答秦太虚书》)可见,贬XX之后,他欲笃信于释道,行动言语均有所示,但是并未真正的成为道地点出家人。他在二度遭贬受迫害,绍圣元年被发落到XXXX的贬所之后,在日记中写道:“乐天

8、作庐山草堂,盖亦炼丹也,欲成而炉鼎败。来日,忠州刺史除书到,乃知世间出世间事不两立也,仆有此志久矣,而终无成者,亦以世间事未败故也。今日真败矣!书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信而有征。”(《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