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诗去旅行

跟着唐诗去旅行

ID:69105101

大小:49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10-28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1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2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3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4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5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6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7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8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9页
跟着唐诗去旅行_第10页
资源描述:

《跟着唐诗去旅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跟着唐诗去旅行,在诗中寻觅美丽的风景。 ♫节目简介♫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有数不清的绚丽华章诵读至今亲子小家庭现推出一档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每天只要8分钟跟小果一起来读唐诗吟宋词穿越古今,平仄转合让您的孩子在中华诗词文化的浸润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情画意腹有诗书气自华出塞唐--王昌龄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word.zl-..-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作者简介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盛唐著

2、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代表作有?参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重点字词解释1、但使:只要。2、龙城: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3、飞将:指汉朝名将广,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4、不教:不让。5、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6、度:越过。7、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译文明月照耀着边关,自汉时开场就一直如此,但这些跋涉万里去征战的无数将士们,却还不得返家。..word.zl-..-倘假设当年镇守龙城的飞将军

3、广还活着,胡人的骑兵绝对无法这么轻易地越过阴山。●诵读分析出塞唐--王昌龄时/明月/汉时/关,o诗从写景入手。首句“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万里/长征/人/未还。o“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

4、〞,一是说明边防不稳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o..word.zl-..-最后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稳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挖苦,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忆,半缘修道半缘君。●作者简介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

5、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重点字词解释1、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2、难为:这里指“缺乏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3、除却:除了,离开。4、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5、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也暗指青楼妓馆。6、半缘:此处指“一半是因为……〞。..word.zl-..-7、修道:此处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说明的是修道

6、之人讲究清心寡欲。8、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译文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诵读分析?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o“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那么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取次花丛懒

7、回忆,半缘修道半缘君。o..word.zl-..-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最后一句承上说明“懒回忆〞的原因。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元稹故土--美景府,为古代府,府治〔今市〕,围大致

8、为今市所辖地域。府,是对今天的古称。地处黄河以南,中原腹地。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