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ID:6919345

大小:34.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30

[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_第1页
[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_第2页
[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_第3页
[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_第4页
[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访谈]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记者: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大家十分关注,作为国家林业局的局长,请谈谈您的看法?   贾治邦:我认为,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根基的战略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重大影响。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

2、,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记者:应当如何理解生态文明?   贾治邦: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它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记者:生态文明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贾治邦:我理解,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人类对自然生

3、态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的价值观不能仅仅以人为核心,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   生态文明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高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它是在对传统文明破坏生态的弊端进行长期深刻反思和扬弃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

4、塑与升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生态文明主张人对自然承担道德义务。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范,缺乏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的评判标准与道德约束,当一些人在做出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掠夺式、破坏式的索取行为时,并不会产生负罪感、愧疚感,也不会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生态文明倡导的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在谋求物质利益时必须有所节制,在可能破坏生态时,即使具有极大的眼前利益,也要自我约束。   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强调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

5、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社会团体、每一个国家都负有保护生态的责任和义务,生态受到破坏也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全社会、全人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生态文明要求建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记者:林业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这

6、方面情况如何?   贾治邦: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森林和湿地是陆地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发挥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60%的氧气;我国湿地保存的淡水占全国淡水资源的96%。在维护生态安全中,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重大使命。全球已出现的森林锐减、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物

7、种灭绝、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气候变暖和水污染、空气污染十大生态危机,有八大危机主要靠林业来治理。   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740处,约占国土面积的12.6%,有效保护了45%的自然湿地和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   但总体看,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1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