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

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

ID:69205226

大小:66.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1-02

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_第1页
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_第2页
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_第3页
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金融体系的复杂化·我国金融体系虽然仍保持着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特点,然而,非银行金融部门在全社会信用制造活动中已占据显著位置,这使得中国金融体系日趋复杂化;·在我国金融体系复杂化的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体系的进展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金融体系的复杂化,信用总量已经脱离了货币总量,货币已经无法完全反映金融体系的信用制造活动;·在金融体系复杂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亟待转型,分业监管的架构应当让位于宏观审慎治理框架;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演化为银行主导的复杂金融体系;在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正在发生庞大变化,突出表现为:第

2、一,传统的信贷融资增速不断下降,非信贷融资占比显著上升;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社会信用制造和金融资源配置活动中的位置快速上升,银行业,特别是银行业的传统业务相对萎缩,这导致广义货币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变化;第三,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速度加快,但利率形成机制、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以及利率和汇率的联动机制依旧存在根本缺陷;第四,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的规模快速扩大,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运行机制和结构仍存在缺陷;复杂金融体系导致货币流淌性结构变化不居,货币量无法完全反映信用制造活动,非银行金融部门参加信用制造活动增大了系

3、统性金融风险;由于金融体系正在发生的上述变化,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方式和调控指标亟须跟进改善;传统的以货币量为中间目标、以信贷传导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操作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货币政策的目标也需要考虑宏观审慎的要求;金融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货币金融政策需要关注的金融指标也与以往截然不同;本章第一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因素、特点和影响,并针对导致我国金融体系变化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表现形式、运作方法和隐藏的金融风险做了重点讨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金融指标——信用总量,用以反映金融体系实际制

4、造的信用,并揭示货币背后的信用基础和信用制造机制;第一节银行主导的复杂金融体系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体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成为国内外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的,信用制造活动在过去始终以贷款为主;但近些年,已经演化为以“银行的影子”为主导,以“影子银行”和“直接融资”为辅的复杂金融体系;相伴着金融体系结构的演化,我国经济总体的杠杆率大幅度上升,货币总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信用总量的水平;一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巨变中国GDP增速从2021年起开头回落,2021~2021年的增速分别为7.8%、7.7%、7.4%和6.

5、9%;辞别过去30多年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出现“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正在发生庞大变化,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非信贷融资占比显著上升据央行统计,2002年,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高达91.9%;2021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1.51万亿元;从结构看,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8%;外币贷款余额占比1.7%;托付贷款余额占比8.3%;信托贷款余额占比3.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5%;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1.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6%

6、;由此可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很快,但融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信贷融资虽然仍是实体经济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占比不断下降,信托、托付贷款、企业债券等非信贷融资占比显著上升;非信贷融资的快速进展,深刻地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成效,许多非信贷融资渠道产生的流淌性资产并没有被统计到广义货币中;在观看货币政策传导时,不能仅局限于货币供应量,仍要关注社会融资总量、信用总量、价格等金融指标;2.非银行金融机构位置快速上升随着金融市场的进展和金融创新的频繁推出,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全社会信用制造和金融资产配置活动中的位置上升很快;2007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制造信

7、用5987.72亿元,仅占非金融部门信用总量的1.70%;2021年第三季度末,非银行金融机构制造信用29万亿元,在非金融部门信用总量中的占比快速上升至15.91%;银行业,特别是银行业的传统信贷业务相对萎缩;2007年,银行业境内外信贷占非金融部门信用总量的比重高达78.19%;2021年第三季度末,这一占比下降至59.35%[1];广义货币未能完全统计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表外业务制造信用的情形,因此,M2已经不能全面地反映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变化;3.利率和汇率机制存在缺陷我国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速度不断加快;2021年底放开存款

8、利率上限,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打算性进展,2021年8月11日“汇改”,强调了市场在汇率中间价形成中的作用;但利率形成机制、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以及利率和汇率的联动机制依旧存在根本缺陷;中国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不完善,Shibor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