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

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

ID:6936168

大小:32.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31

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_第1页
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_第2页
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_第3页
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_第4页
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从税收的增长看我市经济发展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没有经济,就没有税收;同样,没有税收,也就没有正常的经济活动。近年来,我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为税收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税收规模不断扩大,税收增幅高于与经济的增长。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本文试图从税收的角度浅析GDP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参考。 一、我市税收与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税收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且呈加速增长态势。XX年,我市实现税收收入17.28亿元,比XX年增加了9.76亿元,是XX年的

2、2.3倍。从增长看,税收呈加速增长态势,XX年至XX年增速分别为14.9%、21.7%、30.0%、26.5%。但与全省和其他地市比较这个速度并不快,XX年至XX年5年间,税收年均增长23.1%。   税收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税收弹性系数是衡量税收增长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变化反应程度的指标。当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0时称为缺乏弹性;当税收弹性系数等于1.0时称为单一弹性;当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0时称为富有弹性。   GDP和税收的弹性系数计算如下,分子、分母均为现价增速: 税收弹性系数=税收收入增速/GDP增速

3、  XX-XX年,税收弹性系数均大于1,分别为1.14、1.54、1.45、1.15,说明近几年安康税收富有弹性   宏观税负稳步提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宏观税负一般用税收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宏观税负总体走高,XX年为6.2%,到XX年为7.4%,比XX年上升1.2个百分点,呈逐年上升趋势。   税收与GDP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XX-XX年安康税收总额与GDP总额进行定量分析,测算结果表明:我市税收与GDP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我市平均每增加1亿元GDP,可以增加0.089亿元

4、税收总额,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全市在新增的GDP中有8.9%的部分通过税收分配集中到政府手中。但这个比例低于全国、全省水平。   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大。由于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免农业税收的有关政策,第一产业税收仅保留烟叶税,XX年只有0.289亿元,且由财政部门征收,因此在总额中未计算。第二产业XX年实现税收收入11.07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4.1%,比XX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XX年提高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税收年均增长24.8%,高于全部税收年均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

5、税收占第二产业税收收入的78.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比XX年降低6.3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发展较快。XX年私营企业上缴税收总额为0.894亿元,与XX年相比,年均增长57.5%;占税收总额的比重为5.2%,比XX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二、影响税收增长的因素:   税收的多少反映出一个地方经济总量的大小,发展的快慢,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收才能增加,发展经济是税收增收的基础。我市税收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总体偏低,XX年才达到7.4%,而全国为18%,比全国低10.6个百分点,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

6、下方面:   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税源结构制约了税收增长   统计资料表明,XX年安康市第二产业税收负担率为14.6%,第三产业为6.6%,第一产业税收部门不征收,由财政部门征收,收负担率也仅为0.4%,这表明三次产业中不同产业的平均税负差距较大。当前,由于我国已完全取消了农业税,第一产业基本无税,农业丰收可导致GDP上升,但税收不会有明显增加。第二产业税负较高,第三产业属于低税产业,因而平均税负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决定税源结构。从三次产业构成看,   XX年全国为11.3:4

7、8.6:40.1,陕西为11:56.1:32.9,而我市为27.3:32.5:40.2。可见,中国的主体税源仍在第二产业。我市是农业市,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6.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而第一产业税收很少,所以无论其结构总量如何变化,经济效益如何提升,其对税收收入的规模和增量大小的影响力相对较小。第二产业对税收的贡献最大,其对税收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我市XX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位居全省各地市末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6个百分点。我市产业结构低级化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安康税收占GD

8、P的比重偏低,经济税源结构制约了税收增长的规模和速度,是税收总量与经济规模不相匹配的主要原因。   三产税收弹性系数高于二产。XX年安康全部税收对GDP的弹性系数为1.15,其中二、三产业税收对应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97、1.27,说明二产业虽然是安康税收的来源主体,但增长势头已不及三产业。   其他服务业中的非营利性服务业与税收收入不相关   虽然税收收入与GDP在总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