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

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

ID:6952030

大小:33.9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31

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_第1页
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_第2页
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_第3页
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_第4页
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爱贫困儿童 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爱贫困儿童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关爱贫困儿童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关爱贫困儿童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关爱贫困儿童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关爱贫困儿童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关爱贫困儿童共创残疾人美好明天  党的十七大报告如和照的春风,温暖着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弱势群体。报告在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四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中,提及了民生的方方面面,其中提到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标志;振兴中华,共创未来,少年儿童的关键。在全社会极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美好明

2、天的关键时刻,我们应当关注一下生活在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残疾儿童以及贫困残疾家庭中的孩子们,关注一下他们生活的现状,学习的情况,成长的趋势。一、街道困难儿童基本情况曹桥街道现有人口31112人,其中16岁以下儿童5284人,占总人口的16.98%;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约有1320人,占总人口的4.24%,残疾人口865人,占总人口的2.78%,其中16岁以下已办理残疾证的儿童6人,并且很多的儿童由于年龄小尚未办理残疾证。目前,全街道贫困残疾家庭中已获得低保补助家庭55户共57人,其他还有介于低保和贫困线之间只能通过平时救助生活的家庭。这些贫困家庭的年收入在人均3000元左右,远

3、远低于街道人均年收入9773元的标准。大部分贫困的家庭的儿童每年都有一部分是通过结对助学,教育券资助,学校减免部分学杂费和助学救助款才能按时上缴学费,完成学业的。同时,这些困难儿童面临的不仅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本身的残疾、家庭亲人的残疾以及生活的极端贫困导致他们的心理成长出现部分不稳定影响;家庭经济生活拮据、满足于温饱现状、家庭教育缺乏、家人缺乏沟通等,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将来是否能适应并且融入到社会之中。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两个方面来说:就残疾儿童本身来说,先天性残疾或儿童时期致残者由于行动上存在很大障碍,行为容易受到挫折,独立意识较弱。残疾人能够活动的场所太少不得不经

4、常呆在家里导致大部分残疾人孤独感强烈。同时,孤独也是残疾儿童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残疾人在社会上常常受到歧视,幼年或先天性肢残者,自小被同伴取笑、挖苦、奚落,得不到周围人群的关怀和友好的态度,造成终身的自我怀疑,没有自信。自卑感强烈也是大部分残疾儿童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潜在力量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没能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残疾人发现其潜能,成为与普通人一样的社会成员,从而滋生自卑的情感体验。特别是他们在婚恋、家庭和就业等问题上比普通人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可能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他们过分关心的身体不适,夸大躯体症状,以求得到照顾和保护。在自尊和自卑的矛盾发展中,相当

5、一部分肢体残疾人显示出自我封闭、孤僻、内省、不主动与人交往等内倾特征,表现出倔强和自我克制的性格特点。从儿童生活的残疾家庭来说,由于农村家庭的特殊原因,家庭主劳动力身体残疾,导致该户家庭就只剩下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老人和小孩,因此目前农村很大一部分的残疾人家庭都是处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家庭,这些家庭一般年收入低,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传统意识过分强烈,部分困难残疾人家庭老人希望自己可以抱上孙子孙女,而草草为自己的残疾孩子招媳妇或女婿,从根本上这都不符合优生优育的条件,很有可能导致残疾儿童的出生,使家庭生活雪上加霜。现状态下部分农村中年残疾人文化程度底下,很

6、大一部分残疾人没有受过教育,甚至是基础教育。街道残疾人中,从未接受过教育的就有227人,初小和小学程度的554人,也就是说,小学以下程度的残疾人占了街道总残疾人的93.2%,缺乏文化知识,缺乏一技之长,依靠政府救济,难以脱贫致富,同时,低文化使得一些残疾人思想意识和行为落后陈旧,安于现状,对科技致富漠不关心。缺乏劳动能力,缺乏文化知识,缺乏专业技术,成为了残疾人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三、解决残疾人儿童面临问题及农村困难儿童问题的主要措施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应当要从问题引起的原因着手:针对残疾儿童本身,目前,街道依照相关政策,依托平湖市残联的残疾人康

7、复治疗中心,积极开展聋儿语训康复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聋儿免费赠送助听器,使他们重新回到有声世界;为下肢瘫痪儿童赠送轮椅,基本解决了他们行动不便的问题。教育部门根据每个残疾学生的家庭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学杂费减免。民政部门每年都从救灾款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资助,使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XX年初开始,根据市残联精神,街道残联每年都从通过村残协进行摸底,给予残疾学生给予就学补助,对跟班就读的弱智儿童,学校做到耐心细致照顾和教育,并保证学杂费减免。本着“依靠政府、动员社会”的扶贫方针,通过帮困结对、助学、助医等扶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