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

ID:6954606

大小:34.8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31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_第1页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_第2页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_第3页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_第4页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  近几年,笔者出于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观察到农村未婚大龄人群比较多,并把他们归类为“缺婚族”之说。在有关乡、村领导的支持下,对XX县平区的二都乡曹家棚村、中部地区的雁池乡重福桥村、西北山区的罗坪乡寨垭村进行了取点调查,并作了统计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与思考意见整理如下: 一、被取点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都乡曹家棚村,总人口1781人,其中男926人,女855人,该村位于XX经济开发区,属经济较发达地区。雁池乡重福桥村,总人口1750人,其中男902人,女848人,位于

2、该乡与太平镇易家湾村交界处,属我县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罗坪乡寨垭村总人口1872人,其中男1029人,女843人,位于我县西北贫困山区。三个村人口总数为5403人。 二、农村缺婚族现状   这次调查分五种情况登记,即大龄未婚;因残疾(含缺智)未婚;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婚;因离婚未再婚;因丧偶未再婚;不愿意结婚。登记年龄为28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男女未婚人员。 农村缺婚族现状调研报告  近几年,笔者出于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观察到农村未婚大龄人群比较多,并把他们归类为“缺婚族”之说。在有关乡、村领

3、导的支持下,对XX县平区的二都乡曹家棚村、中部地区的雁池乡重福桥村、西北山区的罗坪乡寨垭村进行了取点调查,并作了统计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与思考意见整理如下: 一、被取点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都乡曹家棚村,总人口1781人,其中男926人,女855人,该村位于XX经济开发区,属经济较发达地区。雁池乡重福桥村,总人口1750人,其中男902人,女848人,位于该乡与太平镇易家湾村交界处,属我县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罗坪乡寨垭村总人口1872人,其中男1029人,女843人,位于我县西北贫困山区。三个村人口总数为

4、5403人。 二、农村缺婚族现状   这次调查分五种情况登记,即大龄未婚;因残疾(含缺智)未婚;因家庭经济困难未婚;因离婚未再婚;因丧偶未再婚;不愿意结婚。登记年龄为28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男女未婚人员。   1、从农村缺婚族占的人口比例看:农村缺婚人群共189人,其中曹家棚村26人,占总人口的1.44%,重福桥村59人,占总人口的3%,寨垭村104人,占总人口的5.1%,三村缺婚人群合计占总人口的3.33%。   2、从农村缺婚族的构成情况看:因大龄未婚的101人,占缺婚人口的53.4%,因身体残疾(缺

5、智)而缺婚的26人,占缺婚人口的7.3%,因家庭经济困难缺婚的2人,占缺婚人口的0.92%,因离婚而缺婚的33人,占缺婚人口的17.4%,因丧偶而缺婚的26人,占缺婚人口的7.3%。   3、从农村缺婚族的男女性别看:所调查的189名缺婚对象中男性173名,占缺婚人口的9.15%,女性16名,占缺婚人口的8.85%,说明农村男性缺婚的占了绝大多数。   4、从农村缺婚族的区域所占比例看:二都乡曹家棚村的1.44%,仅占中部地区重福桥村的48%,占西北山区寨垭村的17%,说明越是山区缺婚的人群越多。   5、从

6、农村缺婚族的年龄状况看:28岁至35岁的32人,占缺婚人口的17%,35岁至45岁(壮年)的76人,占缺婚人口的40%,45岁-60岁(老年)的83人,占缺婚人口的53%。45岁以上即1965年以前出生的人占了缺婚人口的第一位,其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女性缺婚的几乎为零,这一年龄段缺婚的特征为未走出去打工,形成大龄未婚的和因身体残疾未婚的居多。从离婚的33人的年龄看都在31岁至51岁之间,说明这一年龄段的人婚姻波动性比较大。 三、农村缺婚族的形成原因   本人是在寨垭村出生并长大的,又在寨垭村所在的罗坪乡工作2

7、0多年,与群众接触较多,对寨垭村的104个缺婚对象大多比较了解,结合这次对平区和中部地区两个村的调查结果,我认为,农村缺婚族的形成原因主要是4个变化所致。 1、经济环境的制约   首先是创业气氛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给农民创造了从业、创业的广阔空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人们在择偶、成家立业的观念上必然将经济作为首要条件,民以食为天,经济状况的好坏决定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出路。其次是居住条件在择偶、成家立业上成为婚姻家庭的基本要素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说,居住条件的落后,居住条件对经

8、济发展的制约是婚姻的最大制约,仅以寨垭村的郭家峪为例,总人口28人,就有7个成为缺婚人口,占了总人口的40%,主要原因是人口少,劳力弱,居住相当偏远,在XX年才修通公路,缺婚人口中有4个是大龄未婚,3个是已婚妇女离家出走的,可想而知,象这样的居住条件,发展经济谈何容易,在经济社会状态下有几个女性会屈尊而光顾这里的男人。 2、婚姻观念的变化   婚姻既是男女的组合,也是家庭的组合,当今社会婚姻组合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