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ID:6954611

大小:31.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_第1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_第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_第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_第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关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3种角度:人口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主义。更好地了解这些理论将有助于解读中国的二元经济现象,从而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自然出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一般而言,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就越小。随着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将改变这部分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从而改变收入的分配。 一、从人口学角度分析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唐纳德·博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推力-拉力”理论。他认为人口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结果:促使人口流动的力量;阻碍人口流动的力量。人口的流出存在“推”人口流动因素;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只不过比较起来,“推”的力量比“拉”的力量要大,占有主导地位。“推-拉理论”认为,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可能是由于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造成的,也可能由于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产生。 人口迁移转变假说   泽林斯基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提出了“人口迁移转变假说”。他将社会发展分为5个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的人口迁移具有不

3、同的特征和规律。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二、从古典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理论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基础创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他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工业部门;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过渡过程中,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在工业部门中就业得到的工资高于在农业部门的收入,农村劳动力愿意到工业部门就业。依靠资本积累,工业部门可以不断地从

4、农业部门获得剩余劳动力,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工业部门发展起来后,通过市场经济的影响促使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化部门转化,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差异逐渐缩小,最终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拉尼斯和费景汉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和拉尼斯提出了拉尼斯-费模型,把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分成3个阶段,在第1个阶段,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劳动力的供给无限,农业总产出不受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影响,农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可以满足工业部门的需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受阻碍;在第2个阶段,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0,但小于城市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

5、农业总产出因劳动力数量减少而下降,转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不足,贸易条件开始有利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利润减少,扩张受阻,劳动力的转移也受到阻碍;在第3个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完全商品化,农业边际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城市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了吸引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工业部门就必须提高边际生产率,使其至少等于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至此完成了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 乔根森理论   乔根森对二元结构模型作了进一步发展。乔根森模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当农业剩余大于0时,才有

6、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农业剩余劳动的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模型的核心思想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是人们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 托达罗理论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城市部门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刘易斯模型的假设条件遭到攻击,因此产生了托达罗模型。该模型假定迁移人口都是风险厌恶型的,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取决于劳动者预期在城市取得收入与个人迁移成本之间的大小,而这个预期收入不仅指短期、即期收入,还包括长期预期收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城市提供的就业空间,农业和工业、

7、农村和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要,发展中国家要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来就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样既不会影响城市就业,又可以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最终实现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变。   三、从新古典主义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舒尔茨对刘易斯的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模式及其相关理论提出了批判,否定农业中有任何剩余劳动的存在,认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要素已达到最优配置,从农业中撤出劳动力,势必会减少农业总产量。在他的《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了“成本-收益理论”。他认为个人迁移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迁移成本和收益的比较结果。当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