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有感3篇

读《庄子》有感3篇

ID:69560056

大小:20.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1-07

读《庄子》有感3篇_第1页
读《庄子》有感3篇_第2页
读《庄子》有感3篇_第3页
读《庄子》有感3篇_第4页
读《庄子》有感3篇_第5页
读《庄子》有感3篇_第6页
资源描述:

《读《庄子》有感3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庄子》有感3篇读《庄子》有感篇一无意中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一开头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了几页,看着看着觉得这本书写得挺好的,挺实在的。于是思想上就渐渐地转变了态度,觉得好好地看完这本书,每天晚上专心地品尝这本书、认真地看了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全书的内容分为十章。每一章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关。熟悉了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独,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无拘围;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边无际

2、的奇思异想。于丹这位教育家对于庄子的人物的确评价是综合性的,也是很适合让我们理解的。于丹说:“我们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地方,从最小的微小处看出精妙的大道理。关键在于你是不是专心,是不是能够从这些细节里面真正去获得你自己需要的学问和感悟。6人生应当怎么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这些问题时刻都会萦绕在我们耳边,或是深入到内心。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繁华的,劳碌的,这一切外在的东西恰恰左右了我们内心那一份最纯真的向往。过多地追求物质世界,使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年华,失去了欢快的时间和自由。终其一生,人们只为了

3、两个字:名利。我们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啊!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了解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只有观察自己的心,才算是觉悟。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心中有无限愁苦?总觉得生活不眷恋我们?原因是我们太爱斤斤计较,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没有看得通透。每当我陷入孤独总会感觉为什么别人都那么欢乐,其实,寂寞也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境界。或许宁静的环境更利于人去思索,所以孤独寂寞也并不愁苦。时代的变迁使我们的思想也得以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否有利于我们呢?在当今这个时代,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诱惑、疑惑,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否还会坚决从容呢?“小惑易其

4、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转变人生的方向,大迷惑转变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们的有两个障碍:一是物质,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推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物质的奴隶,精神也像幽灵一般飘摇不定。那么,我们还能看清我们的内心吗?还能看清我们自己吗?假如我们连自己还未看清怎么能看得清这个世界?心如明镜,这需要我们释放一切包袱,回归原本的自我,回归自然,这样才能倾听到我们内心最奇妙的乐曲。6人,生来,睡不过一床,食,不过一碗。短短数十年,一晃而过,为了今后的日子不懊悔,现在的生活还是简洁朴实一点,

5、保持单纯的好。否则太多牵挂,太多焦虑,岂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推断。记得动画片忍者神鬼里面老师对达芬奇说:问问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强自己,问问你自己的心是否欢乐。读《庄子》有感篇二《庄子》是争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论着。我觉得庄子想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要老从一面看问题。自以为是也是一种极端,以一技之长为耀也是极端。世界是和谐的。人与人也应是和谐的。所谓的“坚白论”,山人以为,争论的两派其实已经不是在争论同一问题了:一个论述某物有何种属性〖即白与坚〗,另一派则是论某特性〖即白与坚〗是该物特有的个性还是很多物质都可以有的共性。事实上,我们往往看到

6、在很多争辩中,所谓对立的两派,追溯到本质上,自己都不知道在争辩什么。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个对立的阵营,争辩、对立几十年。可是有谁能说清除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呢?其实,综观中国的哲学,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特别现实。对于那种“万物起源”、“谁创造人”等等之类扯不清道不白的问题采用回避的态度。对于大自然则采用接受它、并与之相容的态度。不追求肯定、不走极端,只求中庸。而要“改造自然、制服自然”的思想山人认为是受西方影响而来的。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就是试图制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例子。而中国的医学、气功、养生之道等等则是顺其自然、接

7、受自然、融于自然的例子,典型说法是所谓的“天人合一”。6很多人把庄子与道家放在一起,与儒家相对。山人以为,儒家侧重与社会及社会体系;老子强调人与自然;而墨家则重客体与其自然属性;反观庄子,则是这些的融合。只是墨家的论点采用的较少一点。而过多地将儒家、老子相容。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是一种和谐的共存,无主次之别。这也是与儒家的最大不同。在儒家中,要有等级之分,要有对自我的克制(这一点又与“无我”相近)。自然了,从当政者的角度看,儒家是有利于朝廷的。但庄子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因此,儒家成为封建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而被当政者大力提倡。可是同时,庄子的思想

8、又作为主要的旁支而存在,没有收到异常的压制。而法家因为是强调客体、鄙弃主要因人的主观而形成的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