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

ID:69575137

大小:1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5-09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_第1页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_第2页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_第3页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_第4页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_第5页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_第6页
资源描述: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xxxx------------------------------------------日期xxxx《一九八四》读后感4000字【精品文档】《一九八四》读后感书中的人是生活在黑暗中的——而我相信没有人是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黑暗之中的。 《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没有自由的世界。书中无所不在的注视着你的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束缚、身边那些随时随地可能消失的人们,是这样的让人毛骨悚然并且压抑沉闷。而奥威尔

2、笔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让人觉得冰冷到骨缝里,所谓的一男一女在一起只是为了党的任务而非人之常情,后代却也是党的间谍。这是什么样的党,这是什么样的社会啊!这样的情况比封建时代的道路以目还要严重。也许我的看法和作者要表达的不是完全一样,不过这却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真切的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 我认为思想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权力的触角不能真正直接地触碰到思想。 《1984》里是没有思想自由的。这就让整本书透露出一种无比压抑的沉闷的感觉。思想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即使我们在没有人身自由的情况下,只要我们

3、拥有思想自由,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个自由的人。就如霍金之思想驰骋。只有思想自由的人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进一步说,思想是一个人真正区别于别人的东西,同样,思想自由也是我们真正自由的条件。我可以想象失去人身自由的场面,那必定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但是我真正无法想象的是失去思想自由的场面。那必然是黑暗的绝望的压抑的生活,就像温斯顿生活的那个年代一样。  那个年代是荒凉的、破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亦然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下,人民——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具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的生活亦是苍白的、茫然的、缺失方向感的。为什么

4、这样强调“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的定语?我们这样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人民必然是痛苦的。他们的痛苦(也就是一般人的痛苦)是浅层次的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痛苦,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种艰难的处境。就是说他们不知道生活为什么会这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去想为什么会这样。社会的顶层人员,他们或许知道事情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他们痛苦与否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想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并为之付诸行动。从这一程度上来说他们的痛苦并不是最深切的。最痛苦的社会群体在我看来应该是“温斯顿”们。他们接触不到核心的东西,但是他们却比一般民众较为了

5、解让事实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这一社会群体的人对现状感到困惑、迷茫,他们觉得未来是漆黑的,他们希望可以打破这种黑暗。而且让他们痛苦的不仅仅是现在,更有他们面对现状的浓重的无力感。他们不是被一根谁系的线栓住了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行动,他们是被一张细细密密的网千般缠绕捆住了不能行动,电幕窃听器还有随时可能在你身边的思想警察,这些都给人一种束缚着的感觉。整个社会里除了你——也许有别人,但是你们彼此都不知道——想破茧而出没有别的人了。有人了解真相却又无所谓,有人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他们都比“温斯顿”们轻松。 就是因为思想自由的极度缺乏造成这种压抑

6、的氛围让我整本书看下来觉得眉头都抬不起来。 思想自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渴望拥有思想自由却没有可能拥有的人是很痛苦的。我不能忍受也不敢想象没有思想自由的日子。思想自由不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没有思想自由我们不能有意义的生活。 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这是1984给王小波留下的印象。对于一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在每一篇文章里的每一个字句里都散发着对思维自由与快乐的渴望的人来说,这本书在1980年给予他的感受想必是震惊与彷徨中又带点唏嘘。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对1984以及动

7、物农场的评价,注意其中的一个词,自由,到底什么是自由,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又在于何处。至少我认为,在1984中,这种自由是思想及言论在不直接触犯他人利益前提下异于他人的许可,及思想的自由,追求自认为正确的真理的自由,不管它客观上是否正确,但是你不得反对人家去思考,去发表。也就像其中所说的,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毫无疑问1984中的世界是对这种自由抹杀的极端反例,政府利用各种方法,近乎于残酷的把人的思想方式彻底扭转,只会接受和彻底认同,个体的思维不复存在,真正的思想只存在于统治阶级的脑海中。【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8、不得不说,1984是集权统治的完美典范,把整个社会完美控制在对于对统治阶级最有利的状态之下,极端稳定且易于控制,并且这种稳定在统治者不改变自己做法维护这种秩序的情况下我认为它几乎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因为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推翻统治阶级的几种状况,首先他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