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

ID:696679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31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_第1页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_第2页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_第3页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_第4页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治圈子文化发言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整治圈子文化发言稿  圈子文化并非当下独有的现象,而是一种传统恶习。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便是依托圈子而发迹的。近年来查获的一些腐败大案,最终导致一些地方、行业和领域呈现出塌方式腐败,亦是圈子文化的典型性表现。圈子文化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随着其体格和容量的增加,其影响力和破坏力也日益严重。  官场如此,社会生活同样难以免俗。“融入圈子”便成了很多人求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些人投机取巧不遗余力的动力。在圈子内则可实现资源共享,而被排斥在圈子外则会一事无成,处处碰壁。正是这种“圈子化生存”状态,使得社会秩序被破坏、社会规则被颠

2、覆、社会公平被戕害、社会正义遭沦陷。“融入圈子”这种普遍性的社会认同与追随,才是当前最大的社会病灶所在,也是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圈子文化的泛滥成灾与根深蒂固,从根本上讲,还是社会治理失序所致。当道德滑落、法治不彰、显规则不显,而各种潜规则大行其道之时,那么圈子文化就会有肥沃的生存土壤。道理很简单,若一个人不停地奋斗,却不断地失败,其就会迷茫、彷徨、悲观和愤怒。而当其融入圈子后,却可享受到圈子带来的极大便利,比如在职场上,有无数的捷径可走、有巨额的暴利可得。如此,自然会对“融入圈子”趋之若鹜。反之,若是纲常有序、制度有力和法治彰显,

3、社会公平正义能得到实现,个体的努力能获得应有的回报,一切潜规则没有了市场,圈子不以为利而反受其害,谁又会去刻意建立或融入一个圈子呢?  事实上,圈子文化,表面上以官场为承载主体和表现形式,其实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成为一种社会性共识。因而,破除圈子文化要立足对权力进行约束,以减少权力腐败和干预,对权利公平与秩序正义所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对权力的约束,使任何权力都受到约束而不能任意支配和滥用;另一方面,则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个人都有监督权力的机会。而要织好权力笼子,让其从根本上发挥作用,除了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对

4、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行为进行惩治外,还应大力实施和推行社会法治,让法治为维护社会规则与秩序兜底,只有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圈子文化才会失去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篇二:整治圈子文化发言稿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更有47.3%的受访者表示正因“山头”、“圈子”或附庸问题而苦恼,47.2%的受访者认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具有社会性,来到人世间

5、,总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志同道合、气味相投者往往不自觉地形成一个个小“圈子”,如朋友圈、不同的爱好兴趣圈等。小“圈子”里的人有共同语言、价值观趋同,彼此吸引。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审视,“圈子”活动是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想让人与世隔绝、孤身一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圈子”活动遵纪守法,普通公民的“圈子”活动属于受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范畴,无可厚非,谁都无权指责或干涉。不过,“圈子”活动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问题,“圈子”氛围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接近高雅之士可以使人趋向高尚,“圈子”里平庸甚至低谷之人多了,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了。然而,这一切只

6、在道德规范的调整范畴之内。  “圈子文化”脱胎于“圈子”,但与“圈子”不能画等号。“圈子文化”有较系统、“圈子”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甚或观点理论,形成了派系。“圈子文化”存在于文学艺术领域中倒没什么,无非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添把柴火。但存在于政治领域,则需要警惕。从历史与现实看,政治领域中的“圈子文化”是导向“山头主义”的基础,具有负面性,会破坏政治生态,乱了官场的风清气正,让一些官员迷失政治信仰,形成利益纽带,形成人身依附关系。会在腐败窝案中,沆瀣一气,成为反腐的阻力。特别是在“一把手”权力过大的当下,“圈子文化”促使一些官员找靠山、抱大

7、腿,不知组织而只认“一把手”,沦为“一把手”的“家臣”,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人认为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了。  很清楚,官场上的“圈子文化”具有负能量,应当予以及时清理和整治,这有助于反腐的深化,可谓反腐“软实力”的体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抓几个贪官容易,而要彻底铲除官场上的“圈子文化”土壤,则非一日之功。现阶段,清理和整治官场上的“圈子文化”,重在约束权力,把权力切实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要切实落实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官员把精力用在干事上。至于普通公民的“圈子”,我们也应当倡导高雅向上的价值取向,使普通公民的“圈子”成

8、为传递正能量的一个个能量源。  篇三:整治圈子文化发言稿  广西,“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江苏,“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