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弘福寺导游词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

ID:6987457

大小:3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2-01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_第1页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_第2页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_第3页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_第4页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阳弘福寺导游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贵阳弘福寺导游词导语:每到一个旅游景点,导游总会给游客们解说。那贵阳弘福寺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来的贵阳弘福寺导游词,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学会如何写导游词。贵阳弘福寺导游词各位团友,欢迎你们来到弘福寺,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也可以叫我许导。非常开心能够与大家相识在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里。在登临弘福寺之前,我们会经过一条盘山古道——“九曲径”。这条上山捷径是在清康熙二十年(1688年),弘福寺开山祖师赤松和尚为方便朝山者所开辟的。因全径有九个拐383级石阶,而得名。沿途有古佛洞、灵官亭、洗钵池等古迹,并有摩崖石刻:“黔灵胜境”(康熙四十

2、五年1760年田由石阡府陈奕禧题书)、“第一山”(明嘉庆年间)、“心即是佛”(佚名)、“多行好事,广积阴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孟夏官至总兵赵德昌书)、“黔南第一山”(1959年10月董必武题)、“正眼法藏”(1991年田光烈书)等。其中最大的一个摩崖字“虎”,很多人不知其意。因为黔灵山乃佛教名山,而虎则是林中之王,以虎镇山,以便弘扬佛法。该字高6.5米,宽3.92米,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官至总兵赵德昌所书。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16精品文档九曲径在弘福寺大门正对面有一大型石雕壁——九龙浴佛。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从天上不同

3、方向飞来九龙为之吐水沐浴。该石雕于1992年10月落成。中间那位就是释迦牟尼,他原名乔答摩。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即今尼泊尔境内)。父亲便是该国国王净饭王,母亲名摩耶,是拘利国的公主。他与我国的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按古印度的习俗,妇女怀孕后必须回娘家生育,当摩耶王后行至蓝比尼花园,在一棵无忧树下休息时,太子就从他的右胁下降生了。看,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自言自语“”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注意的是,这里的“我”,字,并不是单指释迦牟尼本身,而是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就好比我们说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不仅指毛泽东的邓小平两人,而是指以他两位代表的两代领

4、导人的共同思想与论著。这句话的正解理解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九龙浴佛壁刻在石雕壁的左侧有一石塔名为“法华塔”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16精品文档,因刻有《妙法莲华经》而得名,建于1990年冬,共有七级,高14.5米,井刻有三十六尊佛像。佛塔最早源于印度,用于藏佛舍利。其形状为一个半圆形的坟冢。佛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形式想结合,出现了许多新的塔型。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等类型。通常塔身级数为单数而塔面为双数。而用途也从原始的藏佛舍利增加

5、为珍藏佛经;修塔镇江水;报父母恩等用途。在寺院后方也有许多石塔,名为“浮屠”。是弘福寺历代高僧的坟墓。我们平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是指的是这个了,意为行善之人公德无量。法华塔寺院之处总是鸟语花香,古柏参天。而一路看到的猴子更增添了游趣。说来也怪,猴子生活的地方总和佛寺在一起,例如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生活着藏酋猴,以及我省著名的佛教名山---梵净山(相传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就有珍惜的黔金丝猴。另外,在泥泊尔众多寺院的周围也生活着大量的猴子。许多游客戏称它们为“猴居士”。但毕竟野殉难训,也不要过分亲近它们,更不可打斗它们,如被它们咬上一口,那就只好去狂犬病防预中心打针咯。尤

6、其是春天,正是猴子们发情季节,落单的猴子脾气暴躁,得罪不起的。猴群的等级观念级强,秉持着“爱幼不尊老”的道德观念。在残酷的“猴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16精品文档争霸中,被打败的公猴会被家族所遗弃,晚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猕猴寺院的大门称为“三门”,因为并列着三扇拱门,一大两小,它象征着“三解脱”(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意思。中间那扇大的便叫“空门”,我们常说“盾入空门”便是指这个了,通常情况下空门都是紧闭不开,除非有重大活动或佛事才开启。另外,三门也叫“山门”因为自古以来大多数的寺院修建在山林之中,故而得此名。在三门上方有两块匾额,分别

7、是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1959年10月参访弘福寺时提写的“黔南第一山”以及前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扑初为本寺题写的寺名“弘福寺”。弘福寺弘福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由赤松和尚(俗姓韩,法名道领,号赤松,祖籍浙江)开创,当时赤松和尚云游来到贵阳黔灵山,见此处万峰环绕,中结平原,认为是一块清修之地。便决定在此处修建庙宇,以便弘扬佛法,造福众生,这也是弘福寺一名的来因。赤松历经三十二年劳苦,建成该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