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

ID:69995709

大小:18.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11-14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1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2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3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4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5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6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7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8页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_第9页
资源描述:

《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河之书读后感例文5篇  《山河之书》告诉我,路就是书,山河就是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唯一的见证者,只有山河。  山河之书(读后感)  读罢《山河之书》,每次闭上双眼,总有一个身影在我脑海中出现。他或行走于茫茫大漠,亦或是流连于淳朴苗寨。从南向北,由山川到湖泊,他的痕迹遍布山河之间。在旅途路上,总有人问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他,就是余秋雨。在《山河之书》这本散文集里,他领着我探寻古迹,(问道)山河,纵览古今。这些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珍宝,在他的足下、笔尖,

2、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出绚烂光芒。这是(历史)的写照,是中华文化的凝集,是民族的骄傲。  山河为书,细读,方能品其味道。别样面孔更令人心醉。  在都江堰,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水坝,亦或是浩荡急流,巍巍青山。我看到的还有那站在江心岗亭前的宏大身影,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叫卖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千年不变。这是一个民族拜水、问道的大才智。在西域喀什,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茫茫大漠,亦或是匆忙商旅。极目远眺,我好像看到了在旷野大风、霜雪千里中悄悄远行的张骞

3、,看到了在驼铃沙海、枯枝夕阳中,一场场古代世博会、交易会、嘉年华,不断地在此开幕又闭幕,闭幕又开幕。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融,文化又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莫高窟,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被铺排的大大方方、明明净净的大漠天地,横卧山底的一湾清泉,亦或是精妙绝伦的(壁画),惟妙惟肖的雕塑。我看到的是历史的更迭,艺术的兴盛,文化的辉煌  跟随余秋雨走入书中,以山河为媒,一个个好像遥远的人物,生疏的民族,都在向我走近。  我看到康熙皇帝围猎时的矫(健身)姿,勃发生气,他仔细学习西方科学,汉族(传统文化)的谦逊。如此的身体强键和精神强健

4、又对比中国历史上那些病恹恹的皇帝,怎能不令人赞扬?又有多少自认是民族正统的皇帝要自惭形秽。我看到西江苗寨的苗族女孩嫣然一笑,说:"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那份安静,却使我惊心动魄。那个微笑,那么漂亮,转变了横亘于全部历史文本之间的胜败规律。我看到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难言的孤独彻底去了人生的吵闹,慢慢回来于纯洁和空灵,历经辉煌和凄苦后真正走向成熟,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由此奏响。  山河悄悄地坚守在自己的一方土地上,无声地向世人讲解并描述。山河常在,然世人知她惜她者甚少。孰不知,那一沙一石,一砖一树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

5、中华文明最好的诠释。  山河之书读后感  余秋雨先生曾说:"路就是书,路外无书'。苍茫天地间,人显得如此渺小,于是,他踏上了旅途,一条山河之旅,文化之行。如今,我亦在那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历史。  从古至今,古今中外,唯有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不绝。史书,记载层出不穷,又有几分是最真实的,最客观的呢?或许很少。当他的痕迹踏入贵州那一片美妙,西江苗寨姑娘们的漂亮便呈现于眼前,那嫣然一笑过后,淡淡一句"我们是蚩尤的后代',震撼心灵!  蚩尤与漂亮一词好像从未有牵连,甚至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或许书中说的就是对的"成功者在拥

6、有肯定话语权之后,总是尽力把失败了的对手妖魔化。'在诸多史料中,蚩尤便是妖魔第一人。  在西江苗寨的石阶上,印下了千年前蚩尤与黄帝的那一场战斗;在姑娘们的笑声中,捡起了遗弃的历史,那(胜利)者与失败者的一小半历史,经过千年蒸馏,不再有愤恨,消去了火气,隐没了埋怨。  再往北去,他带领我们去到两千多年前的世界,那时已有几座不错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都一一相继沦为废墟,而中国,有一座城市两千多年至今仍繁华。那,便是苏州。  温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致的园林,幽深的街道,苏州便以这样的形象到处给人以安静之感。古人的题

7、叹随处可见,文人大多以苏州来休憩,苏州便成为中国文化静谧的后院。  跟随他的脚步,闲逛于苏州小巷里,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石阶,一座座门庭,仿佛出现于眼前,让你忍不住去想它背后之蕴。那两千多年的小巷,写满了(故事)。  再往北去,便到了黄州。赭红色的陡坡直逼浩荡大江,那便是东坡赤壁,苏东坡一生坎坷,辗转很多地方,而黄州,定让他最为印象深刻。  他从监狱中走出,带着微小的官职,没有家眷,别无选择,朝着这一片荒芜走来。乌台诗案消耗了他太多精力,消磨了他太多锐气,他甚至一度想自杀。而历史大事的背后,却往往是小人作祟。小人

8、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  而在黄州,他想通了。他不再骄纵,不在有锐气,回来纯洁与空灵。苏东坡也与其他大家一样,成熟于灾难,成就于灾难。千古杰作前奏已奏响,神奇的天光已射向黄州。  他的脚步从未停下,书中之旅也未曾停止。中国,外国,大大小小文化古迹,他都会去一一探寻。而我就在这本《山河之书》中,读到了海南岛的高洁,莫高窟的宏伟,以及渤海国的那份隐秘。  书与路融为一体,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