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

ID:70012590

大小:19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11-14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_第1页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_第2页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_第3页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_第4页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_第5页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_第6页
资源描述:

《巫 巫溪一代巫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xxxx------------------------------------------日期xxxx巫巫溪一代巫文化【精品文档】巫我是从巫溪①的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外公是村子里的文化人。所谓文化人,是那个时候能看书写字的先生,哪家要写信,春节贴对联,总是少不了外公在场。最重要的是,外公还通晓“看期”“掐算”等异术。因此,外公在村子里也算是小有名气。村子里经常可以看见他严肃的面孔穿梭其间,面容严肃,嘴巴紧闭,胡子微翘,身躯挺拔。小时候,我是留守儿童大军的一员,所以常常跟在外公身后东家走,西家串。

2、那真的是小时候,四岁还是五岁吧,我还很调皮,经常气得他抿嘴瞪我,胡子微微上翘,很是威严的样子。即使调皮如我,也知道惹恼外公的严重后果。所以每当这时候我就很识相地本分下来,以免挨罚。外公的戒尺可不是好惹的。这是那时候的我的全部认知。直到现在,外公留给我的最深印象仍是板脸抿嘴瞪着我的样子。因为在我还没来得及记住更多的时候,灾祸已经悄然降临。这一场意外,连带着那个特地请来的“端公”,联手带走了永远板着面孔的外公。【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外公意外重伤。在那个闭塞的穷困小村里,生病发热要么任其“自然康复”,或者请略通医术的“赤脚医生”开贴草药就算,再严重些就要请端公这样的“能人异士”来驱邪治病,

3、因为进城就医需要走几里的山路,再骑2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外公显然等不到进城,所以家里请来了端公。据说这位端公“法力深厚”,绝对“人到病除”。于是,简单的包扎止血后,外公康复全部的希望就寄寓在这端公身上。对于“跳端公”的具体过程,由于时隔多年,当时年纪也小,实在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只是,到最后,情理之中地,外公还是去世了。全村的人都前来吊唁,或可惜外公壮年早逝,或疑惑端公竟然也“不显灵”,到底好生热闹了一阵子。后来,我们举家搬迁到南方临海的城市,只逢年过节偶尔回去探亲。一次国庆时候,我回去了,正巧见证了一场“跳端公”。有一个老人病重,家里人无法,就请了端公来做法事。前面我提到过,端公可以妙手

4、回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那端公不高,穿黑色镶边道袍,随身带了很多道具,符咒,桃木剑,卦,蜡烛等等。施法要在夜间。所以端公临近夜晚才来,开始设神坛,摆道具,然后到请师尊,所谓“跳端公”就正式开始了。他嘴里念念有词,听不清楚内容,只最后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结束。“请”来了师尊,端公首先将一只事先准备好的活公鸡砍掉鸡头,将鸡身抛上房顶(农村的房屋都是一层的土瓦房),以趋邪秽镇门宅。大家深信,老人之所以病重,必定是染上了某种“不干净的东西”。做完这些,端公迅速念着咒语抽出一张符咒,串在桃木剑上烧了,先在病人床前手舞足蹈地念咒语:“跺一脚啊,哼一声,大病退三分……”其他大约也听不明

5、白。一会儿又开始念:“伍二哥你听我说,对面崖口炖的猪脑壳,我吃肉来你把汤来喝,你快……”然后在房屋各个房间追赶“不干净的东西”,一边跑一边念念有词,突然大喝一声奔出门去,在漆黑的夜里抓了一只蚂蚱回来,封在罐子里,贴上符咒,然后在附近林子里的某棵树下,挖坑埋好,并且嘱咐大家务必要远离那附近的区域。这样,跳端公就算大概结束了,历时约3个小时。接下来,端公要送师尊,领酬金,吃晚饭,就该回家了。端公这一行的规矩是,不论多晚都不能留宿,必须在当晚回到家中,否则法事便不作数,端公本身也可能会有灾祸。不知是法事究竟起了作用还是如何,那位老人的病倒也好转了不少。据文献记载,端公治病也是有迹可循的。大概

6、分为两种:心理疗法和药物疗法。所谓心理疗法,即是借助巫咒祈祷神灵,趋避邪秽,激发病人与疾病对抗的内在潜力;而药物疗法就是用丹砂等草药或内服或外用,有镇心养精,益气明目,除中恶,通血脉等功用。具体如何,还有待科学调查。而发展到现在,从事端公行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我也再没有见过“跳端公”。但,看期、掐算之类的事情,在那个小村庄里,依然很常见。伯伯就是我们村能掐会算的先生的典型。伯伯今年五十多岁了,在村里做了几十年的会计,早年随着外公学过一段时间的画符、看期、掐算之类的本事。后来外公去世,他自己就开始做起这行。时不时,谁家丢了钥匙,请伯伯帮忙算一算,到底是掉在哪里,还能不能找回来;或者谁家要

7、移动家具,请伯伯帮忙看看,有没有什么忌讳;又有谁家的孩子受伤流血了,请伯伯帮忙画一个止血符,血也能马上止住;或是过年了,特地来请伯伯写一副吉利的对联贴在门上;最多的,还是谁家有喜事,会带点好酒过来,请伯伯帮忙看看哪个日子最合适,还要请他做“总管”,也讨个好彩头。慢慢的,伯伯的声名也响亮起来,谁家有急事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但有一点,关于白事的“日子”伯伯不看。这是他给自己订的规矩。有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我似乎从他的身上看见了昔日外公奔走于村里的情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