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

ID:70283065

大小:3.1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2-05-03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6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7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8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9页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明备考方向握主旨精要课程标准(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本讲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文学与书画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从先秦到明清,各朝代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戏曲作品,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胜枚举,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

2、果、雅俗共赏等特征考纲要求(1)文学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一、文学1.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屈原的《离骚》是其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汉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词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4)唐诗:①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时期代表特点初唐王勃、陈子昂开唐诗风气之先河盛唐高适、岑参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活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李白以浪漫主义

3、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2.宋词和元曲(1)宋词:①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②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情感。③代表: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2)元曲:①形成: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②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③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3.明清小说(1)背景:①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②经济: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2)代表: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②文言短篇:《聊斋志异》。③讽刺小说

4、:《儒林外史》。二、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2)形成:商朝形成完整体系。(3)演变: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4)趋势:由繁到简。2.书法(1)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3)特点:类别特征代表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文征明

5、[拓展提升]汉字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1)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绘画与戏曲艺术1.中国画(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发展:时期特征代表魏晋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

6、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画学兴起,风俗画是最大亮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2.戏曲艺术(1)演变:①原始社会:原始歌舞。②春秋战国: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③元朝: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④明朝:昆曲流传甚广。(2)京剧:①乾隆末年:徽剧戏班进京演出。②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出现。③同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④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知识体系构建]唐诗、宋词和元曲等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1)唐诗:

7、唐代经济的全面繁荣以及科举考试的实行,大大推动了诗歌的发展。盛唐时期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明开化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日渐平实浅近,讽喻诗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社会弊端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日渐激化的社会状况;晚唐时诗风凝重抑郁,多为感时伤世之作,反映了唐朝日渐衰败,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的时代状况。(2)宋词: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生活丰富,词大多体现了太平盛世下城市的多彩生活。两宋之间,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