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

ID:7030493

大小:616.5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8-02-02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_第1页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_第2页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_第3页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_第4页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K0+000—K0+728)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日期:********96目录1.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1.1.2工程地点1.1.3工程设计1.1.4主要工程量1.1.5工程地质、气象条件1.1.6气象条件1.1.7特别提示1.1.8施工条件1.1.9采用的规范规程1.2施工部署1.2.1施工管理目标1.2.2施工组织机构1.2.3施工总体思路及工作面安排1.2.4施工前期准备1.3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1.3.1施工部署1.3.2主要施工方法1.4路面基层施工方案1.4.1施工顺序1.4.2施工生产安排961.4

2、.3施工准备1.4.4主要施工方法1.4.5侧平石施工1.4.6人行道及缘石施工1.5排水工程施工方案1.5.1质量标准1.5.2施工部署1.5.3施工准备1.5.4主要施工方法1.5.4.1施工工艺流程1.5.4.2测量放样与测量控制1.5.4.3基槽开挖1.5.4.4基槽排水1.5.4.5基槽支护1.5.4.6基槽软基处理1.5.4.7砼平基1.5.4.8安管1.5.4.9砼管座1.5.4.10接口抹带1.5.4.11检查井施工1.5.4.12闭水试验1.5.4.13管沟回填与管道保护1.6挡墙与护坡工程施工方案1.6.1施工顺序961.6.2测量放样及复核1.6

3、.3边坡修整及基坑开挖1.6.4垫层砼浇筑1.6.5麻石墙身砌筑1.6.6预埋泄水管1.6.7墙身及预制块勾缝1.6.8伸缩缝处理1.6.9做反滤层及墙背回填1.6.10预制块垫层浇筑1.6.11预制砼块铺砌1.7管线综合协调施工2.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1施工进度计划2.2工期保证措施3.施工平面布置4.质量保证措施4.1质量保证体系4.2质量保证措施4.3工序质量控制方法4.4雨季施工措施5.安全保证措施5.1安全管理目标5.2安全保证措施5.3重点部位安全控制点的安全措施966.设备使用计划6.1主要机具使用量6.2主要施工机械进出场安排6.2.1投入本工程

4、的主要施工机械表6.2.2配备本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7.劳动力安排及措施7.1作业层实行施工作业工长负责制7.2劳动力安排7.3劳动力保证措施8.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9.文明施工措施10.交通组织措施11.建议与要求11.1建议11.2要求12.附图961.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1.1.2工程地点:位于********1.1.3工程设计:********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是一条南北向的城市I级次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它北起********,经********、止于********。随着长沙市国民经济的

5、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省政府的2004年9月搬迁至湘府路北侧办公,********的建设已迫在眉睫。该路的修建,在社会效益上,对道路沿线的景观和该区域的交通状况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效益上,对促进道路两厢的土地开发和土地增值有重要作用。拟建的********从********至********,大约728米,是在天心生态新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一条城市I级次干道。该路规划基本路幅宽30米,局部路幅宽度为30—37米。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大多为高切方区与高填方区,且拆迁较大。1.1.3.1道路设计:a.主要技术标准:城市I级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

6、h路幅宽度:30-37m设计荷载:BZZ-100路面型式:柔性路面b.路面设计为了保持本道路顺畅、美观及交叉口的衔接平顺,该路从********96至黑梨平面上基本按照“长沙市新井片分区规划(调整)”确定线路走向及交叉口的布置和路幅宽度绘制。本设计段起点为********,终点为********,全长为727.86m,平面设拐角一处,设平面线四处,最小平面曲线半径R-100m。本设计段沿途分别与新姚冲路、支路一和********等三条主次道路相交,且均为“T”字型交叉口。********、********叉口进行了拓宽,宽度均为3.5m。本设计段设公交停靠站一组,标准

7、的工交停靠站站台长度为40m,平均间距为400m。为了方便残疾人,沿线各交叉口、单位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均布置了轮椅坡道,沿线按要求设置盲道。c.纵断面设计路段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地形及沿线规划控制标高和填挖掘基本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全线共设变坡点五处,最大纵坡为2.49%,坡长为259.39m,最小纵坡为0.20%,坡长为508.56m,最小曲线半径R=1000m。d.标准横断面设计********路面幅宽度为30m,路幅组成为4m(人行道)+9m(车行道)+4m(绿化带)+9m(车行道)+4m(人行道)=30m。e.道路横坡机动车道采用1.5%;人行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